第三十一章 多布罗加的发展和摩尔多瓦的产业(2/3)

  【东欧的雄鹰】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波雅尔会议也已经常态化变成政府会议,彼得将这个变成自己的咨询机构。为了制衡老波雅尔,彼得将三位宗教人员和六位新波雅尔代入会议。加上那些投诚的和中间派,可以压制住对方。

  有人要问了,独裁不好吗,为什么要有会议来分权。

  第一,你作为外来者,是不是依靠这些贵族来熟悉熟悉这片土地。你得依靠这些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波雅尔来治理。

  第二,就算是独裁你也得有一个咨询机构来帮助你。不管是奥斯曼还是俄罗斯,都有御前会议或者缙绅会议提供咨询,你又不是老朱,没法事必躬亲。

  拥有一个咨询性的机构非常重要,这也是彼得将波雅尔会议常态化的原因。

  波雅尔们见不能掀起波浪,要么在自己的领地内经营,要么顺从总督,在波雅尔会议上建言献策。

  而彼得派出的矿产勘探队也传回来消息,他们在摩尔多瓦的南部发现一处陶土矿。这可算是捡着宝了。

  在罗马帝国时代,埃及的铅釉陶技术传入意大利,并延续生产直到锡釉陶技术传入。锡釉陶的生产技术,是由中东经西班牙南部马略卡岛传至意大利的。在意大利生产的锡釉陶称为马略利卡。

  意大利锡釉陶的主要特点是,彩绘装饰起初为多色彩绘,而后当光泽彩由西班牙传入后,则多采用光泽彩,使产品呈金黄色。意大利锡釉陶造型简洁,颇适应画家才能的发挥。威尼斯于16~18世纪生产锡釉陶,产品经常模仿中国明代瓷器,形成一种具有东方色彩新的风格。

  瓷器的历史比较晚,约在8世纪末,中国的瓷器开始西传。首先到达中、近东地区,对那里的陶器生产曾产生过很大的影响。14世纪末,叙利亚已能仿制中国的青花瓷。大约在13~14世纪的中国元代,中国瓷器传到欧洲,立即为欧洲人所赏识,同时有许多生产厂家争相仿制。但由于不能正确选择熔剂原料,仿制一直没有获得成功。

  根据他们的推测,这出陶土矿的储量非常大。这还等什么,开采制作吧。

  等等,有了材料,有了资金,可是他没有工匠呀。这又犯愁了,北意大利的制陶技术被各个小国掌控,要挖人可不容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