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南斯拉夫和希腊(3/7)

  【美洲日不落】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甚至哪怕是后期南斯拉夫人自己造的高楼建筑,也大多数是以汉式建筑为模板建造。

  这也就是所谓的文化影响和从众效应,这一点在满大街的汉字中,可以看的一清二楚。

  刚开始这些汉字,还容易被欧洲那些人示威欧洲的耻辱,是一种倒向异教徒的做法,但是久而久之,这些建筑也就成为了贝尔格莱德的文化标志。

  甚至就连来过这里的欧洲人都表示,在贝尔格莱德,他们真正感受到了文明交流的感觉。

  坐着汉国人在当地建立汽车工厂,生产的民生出租车,吃着汉国人生产的“波尔棒棒糖”,站在著名的“方尖碑”下拍照打卡,是很多来贝尔格莱德的游客,必做的事情。

  (类似后世阿根廷的方尖碑)

  而在这之后,坐上出租车驶入贝尔格莱德地区的城市高架桥,感受真正的汉式交通文化,尤其是在夜晚,坐在车上,感受着高速行驶的快感,然后看向窗外闪烁的城际霓虹灯。

  听着收音机里传来的“汉译歌曲”,然后来到一栋汉国人开的豪华酒店。

  这种感觉对于那些从未来过汉国,每天听着欧洲媒体洗脑后的污名报道,汉国新闻的普通欧洲。

  是一种什么感觉,那种感觉可能只能在文学作品中,才能窥得一点门路。

  就像南斯拉夫作家写的“贝尔格莱德夜晚”里写的一样:

  “这里就像是另一个世界的投影,一切都是那么的让人舒适,让人迷恋,就好像身处棉花糖云层,温暖而让人疯狂的感觉,充斥着大脑,夜晚的贝尔格莱德,真的就像是另一个世界,世界的那一头链接着新大陆,新大陆上有什么,可能真的是天堂吧……”

  但是在多数欧洲媒体眼中,这种“汉式城市的摩登感”,恰恰是最邪恶的。

  就像是英国人说的那样:

  “它让人感到罪恶,充斥着有关堕落的一切!!”

  但人性就是如此,越是嘴上讨厌什么,最想干的就是这个。

  欧洲最近几年的基建,其实就在向汉国靠拢,高速公路,城市天际线,新式地铁。

  一切的一切,都让人感到熟悉,当然,欧洲人是会辩解的,他们给这种建筑风格取了一个叫“新欧式”的名字。

  至于类似汉国建筑,那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我们连路牌指示都不一样,怎么能一样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