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从荒野乞活到成为霸主】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周礼为何不允许诸侯们往死里打?战争上还要那么多原则,难道不应当是一件随便一想,就反常识的事吗?
以前祁连不明白明明之前周武王伐纣时,还有载入史册《尚书》的血腥,所谓“血流漂杵”是也。
可之后,周公制礼,就有了战争中也“君子脉脉”的周礼。
只不过祁连越是研究,就越是发现,在周礼的表皮规则下,其实是隐藏着另外一套纯粹的利益算计的。
周王室要求天下诸侯就算发生战争,也要讲周礼,也要“兴亡继绝”,其实除了所谓道德和亲戚外衣的理由外,更包含着阻止下一个“周国”通过并吞诸多小国而二次诞生的决策初衷。
所谓“天下三分,周有其二”,武王伐纣前,这个有其二虽不是真正指的其实际占有领土,多半是包括盟友和附庸臣服者的势力范围。
但是文王武王期间,载入史册的不断吞并周围小国的军事行动就不绝于书。
所以,周礼在战争上的君子之风,实际上就是周王室有力之时,能带领自身军队和诸国联军,群殴不听话的“恶国”。
换而言之,之所以说不正常,是因为自平王东迁以来,这种源自周王室的“均势政策”的维持力量和权力已经从王室下移到了诸侯。
或者说周礼在战争上“君子之风”的战礼,还能顽强地残余和存在,靠的已经是齐宋卫鲁晋楚郑等主要国家之间的默契了。
默契的内容是,只要上了一定的入门综合国力体量的国家之间开始军事对抗,那么自然不能往死里打,因为如今生产力的上限,决定了即使强如霸主侯伯齐国,他要如战国时期一般,彻底啃下曹国,只怕都不现实。
这是平王还未东迁前,周王室还有力的宗周时代,长达近三百年,对诸侯势力反复再平衡的成果。
周王室为数不多算漏的,可能就是南边的楚国,和北边的晋国,以及西边的秦国。
但是即使如此,春秋时期的大国,譬如齐晋楚秦,也还是因为周王室的长远布局,数百年间都再也难重现他周伐商而代之的绝对实力和局面。
一种政治和军事上的“恐怖平衡”,最后顽强地在春秋一世维持着周礼的最后“遮羞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