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三、(5/6)

  【不是吧君子也防】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 “故事不死,我说不出,自有他人替我说。”

  柳眠将陶罐捧至琴前,轻拨琴弦。刹那间,罐中竟传出低沉嗓音,一字一句,正是那段被禁的《忠臣传》全文!音波扩散,方圆十里之内,所有井水泛起涟漪,水面倒影中浮现出一个个古代忠良的身影:屈原投江、魏徵谏君、岳飞怒发冲冠……

  人们跪地痛哭,自发传抄此文。短短七日,九州之内竟涌现出上百个“陶罐说书人”,他们手持类似器物,竟能播放出早已失传的讲古之声。

  柳眠知道,这是集体记忆的觉醒??当足够多人记住同一件事,它就会获得某种超越时空的力量,成为“公共灵识”。

  然而,黑暗仍在反扑。

  不久之后,朝廷颁布“清言令”,严禁私设讲坛、禁止传播未经核准的“野史”,违者以“惑乱民心”论罪。数十座民间书院被查封,巡忆使队伍遭到追捕,三人被捕后遭酷刑致死,尸体悬挂城门示众。

  柳眠也被列为“妖言首逆”,通缉文书贴遍天下。

  但她并未躲藏。反而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独自驾舟驶入江心,在孤舟之上点燃灯笼,怀抱古琴,面向四方高声宣告:

  “各位听着:我不怕死,因为我早已活成了许多人。我听过矿工的喘息,听过寡妇的夜哭,听过孩子问母亲‘为什么我们要饿着肚子给别人修宫殿’……这些声音,你们杀不尽,烧不完!”

  她拨动琴弦,奏响《人间未忘录》中最悲壮的一章??《无名祭》。琴音所至,江面升起层层白雾,雾中浮现万千幻影:有跪地求粮的老农,有抱着婴儿跳崖的母亲,有被钉在木桩上仍高呼“清廉”的小吏……他们的嘴虽无声,但柳眠替他们说了:

  “我们不是数字,我们是人!”

  那一夜,千里之外的百姓同时梦到这场祭祀。醒来后,许多人默默取出家中旧物??一封家书、一把锄头、一双草鞋,带到河边焚香祭拜。有人说,那是祭祖先;也有人说,那是祭所有被遗忘的普通人。

  风浪渐息,朝廷终究未能彻底扑灭记忆之火。相反,压制越狠,觉醒越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自发记录身边事,编纂《街巷志》《市井录》《家人口述》,甚至有孩童成立“小史馆”,用稚嫩笔迹写下“我奶奶说的故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