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三十斤?】(1/5)

  【北宋穿越指南】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黄纶发现的那块金子,约有拇指头大小,勉勉强强也能算狗头金。

  他激动了几天几夜,而且每天都有人过来道贺,其实是想看看狗头金长啥样。

  王崇度也专门跑来慰问,并对黄纶说:“你要是怕弄丢了,可以卖给我。狗头金比寻常金子更值钱,但你这颗太小,肯定卖不出高价的。”

  黄纶害怕夜长梦多招来麻烦,点头说道:“舶主给的价钱合适我就卖!”

  两人讨价还价一番,按出海时的广东官牌金价上浮10%交易。

  当然,还要扣除黄纶赊欠的船票、伙食、药物、腰刀、入港税,这都还没算每个月的淘金税。

  林林总总刨出去,黄纶还倒欠着王崇度。

  再继续努力淘金,就快把这里的债还掉了,接下来便是还老家那边的债。

  借着收购了一颗狗头金,王崇度再次向淘金客们重申:“你们的金子,全部卖给我可以,抵债剩下的拿回去也可以。但我要提醒你们,回国入港报税的时候,无论金银都要卖给官府。谁藏起来带回家,那就是走私金银的大罪!”

  这个规矩,不是朱铭定的,前宋便一直如此。

  北宋在允许民间采矿、淘金的同时,规定所采金银必须卖给官府。只不过由于官方收购价太低,搞得私藏金银者越来越多。

  大明吸取北宋的教训,提高了官方收购价,而且每半年公布一次金银现价。民间称其为“官牌价”,一切金银和钱币交易都以官牌价为准。

  当然,金银也是有成色的。

  总有那么些贪官污吏,在矿区、港口收购金银时,挑三拣四说成色不足而故意压价。

  福州就闹过一次大的,随着基隆河金沙淘采殆尽,许多淘金客带着金子回福建,被官府普遍压价40%收购。

  淘金客们越想越气,群情激奋之下,把收购金银的衙门给砸了。

  此事闹得很大,很快惊动了巡察御史。顺藤摸瓜还查出其他案子,有两个官员、七个吏员被砍头,流放十九人、坐牢三十六人。

  王崇度继续说道:“我晓得你们有同乡会,互帮互助可以,别给我整那些见不得光的。我和李、高两位舶主都是山西人,我们招来的山西同乡虽不多,可也由不得你们福建、广东同乡会欺负。你们自己掂量着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