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二十一·孟昭的后人(1/5)

  【北宋穿越指南】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下雪之前,二哥便走了。

  一起离开黄州的,还有王?,以及二哥的小伙伴(类似书童)。

  他们全都要返回河北老家,在明年三月份参加县试、府试。如果能顺利考上秀才,秋天还要继续参加乡试。

  如果是往届秀才,在考乡试之前,还要考一次科试。

  科试,类似参加乡试的资格考试。

  如果往届秀才常年不读书,功课落下得太多,连科试都不过关,那就没资格去参加乡试。应届秀才就无所谓,可以直接去考。

  二哥他们一走,家里冷清了许多。

  作为一个南方人,谢衍看到穿越后的第一场雪,内心还是有点激动兴奋的。

  虽然雪下得并不大。

  此时的冬天不算太冷,从大明神符初年开始,气温就一直处于回暖状态。

  已经连续回暖了一百年,终于恢复到北宋中期的水平。

  并且还将继续回暖一二十年,然后就是一路走跌。

  跌下去之后,虽然中途也有起伏,但必须等到清末民初,气温才能回升至现在的水平。

  此时此刻的大明王朝,正处于比异时空整个明朝和清朝都温暖的年代!

  过了元宵,谢衍也将远行。

  家里给他安排了四个健仆,并且搭乘官方的“顺风船”出发。

  父母和小妹来到码头送行,父亲只是叮嘱一些要事,母亲和小妹却哭哭啼啼。

  逆着长江,船行至汉阳,转而进入汉江流域。

  汉江下游一线,尤其是南部区域,在北宋时期都比较穷。沼泽遍布,洪水泛滥,地广人稀。

  经过大明百余年的治理,水利工程早已完善,沼泽也变成湖泊和良田。

  以前的地广人稀,现在已是人口稠密。

  铁路刚修通那会儿,汉阳港被分走一大半的货物量,但经济只下滑了三四十年。随着蒸汽机的民用,以及周边矿藏陆续被发现,大量工厂在汉阳、江夏开办,后世的武汉三镇瞬间完成逆袭。

  相比起来,黄州要穷得多。

  抵达武汉之时,谢衍站在官船甲板上,看着长江两岸高耸的工厂烟囱,以及岸边穿着古装来来往往的百姓,那股蒸汽朋克的魔幻之感变得更加强烈。

  “我草!”

  谢衍的文采不好,只能用这两个字表达心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