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魏延之死(2/5)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不会有将连防守都做不好吧?”张飞搞不懂。

  刘备幽幽的将目光投了过来。

  不过这些都是小事儿,刘备看向魏延,忽的想起马谡,欲言又止。

  魏延则是大急,当即跪伏在地:

  “日月可鉴,魏延绝无叛心!”

  “若魏延叛汉,则愿当场领死,绝无怨言!”

  魏延心中也是颇为委屈,于是话说的便重了点。

  刘备只能上前将其拽起道:

  “如此之言,文长切勿复言!”

  关羽也觉得如此:

  “文长知忠义,定不会如此!”

  【从史书角度来讲,魏延和杨仪两人,是属于典型的“没头脑和不高兴”。

  这两人非常非常的相似。丞相曾经叹息:

  “惜仪之才干,凭魏延骁勇,恨二人不平,不忍偏废。”

  魏延的才能刚说过,阳溪大胜,爵位四连升。

  杨仪此人也颇有才干,刘备孔明都非常认可。

  魏延“性矜高”,杨仪“性狷狭”。

  说白了就是属于要自己当大爷,让别人当孙子的类型。

  甚至两人的履历也有一点相似:

  两人同出关羽手下,杨仪最初是曹操方的主簿,襄樊之战前主动投奔关羽,相谈甚欢,被关羽写信引荐给了刘备。

  而且两人行事风格也跟关羽有点像:

  夷陵之战前,杨仪与刘巴发生不和,刘巴当时是重臣,杨仪算以下犯上。

  五次北伐前,魏延与刘琰发生冲突,刘琰乃宗亲重臣,魏延也是以下犯上。

  这种性格的互相遇到后,发生矛盾就是必然的事情了。

  魏延因军功横行,当时所有人知道他性格,怕麻烦就“皆避之”,唯有杨仪不吃这套,于是两人就杠上了。

  北伐时靠着费祎当和事佬居中调和,上面还有丞相压着,俩人才能勉强共事。

  丞相死后,两人迅速势同水火。】

  “二哥,原来都是你造的孽啊。”张飞幸灾乐祸。

  然后被关羽斜视了一眼迅速噤声。

  关羽抚须沉吟一番,还是主动道:

  “文长须谨记,敬大夫爱士卒,如此方能持久。”

  “否则便如我襄樊之败,乃取祸之道也。”

  魏延认真记下,他现在身无寸功,自是骄矜不起来,对厅内所有人都极为恭勉。

  关羽摇头,还怕魏延不能用心,对马良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