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弩机与物理学(4/5)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唐军战力的起伏,还有一个比较容易被人忽视的问题就是弩。

  在冷兵器时代,弩机有好几个标签:

  易上手,威力强,维护不易,造价较贵。

  因此这东西注定只能由官府控制,并由官府出资打造。

  即使在府兵时代,弩对于府兵来说也是禁器,地位和铠甲等同,都是大军集结好之后再开武库由士卒领取。

  而在唐朝对外战争战争中,因为作战对象基本都不持盾,也很少结阵,弓兵缺乏集结抛射的条件。

  同样平射的情况下,弩机要比弓更加精准,射程更远,因此要更受青睐。

  这也为什么李靖规定弩兵在一百五十范围就可以射箭,弓兵需要敌近六十步,因为唐军是不玩儿集团抛射的。

  高宗时期募兵的数量节节攀升,但募兵的战斗力参差不齐,他们没有府兵的条件从小就学射箭。

  按道理来说这种情况下应该更多的配置弩机,让唐军的战斗力得到保障才对。

  但高宗嘛……不给你缩减就是好的了,加钱那是想都别想。

  因此在高宗时代,兵卒质量下降,又不肯花钱从其他地方弥补,唐军战力越来越拉胯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这件事上能做对比的依然还是玄宗。

  玄宗时期府兵制基本在崩溃前期,军队的主体已经变成了募兵,这种情况下玄宗对弩机是相当舍得砸钱。

  王忠嗣的郁标川大捷有弩机,萧嵩的祁连城大胜更是靠着四千人的弩手队。

  玄宗开元年间的江淮弩手更是成了天下有名的精兵。

  往往只要说到弩,就必然绕不开宋朝的神臂弓。

  但认真来看,制约弩机的从来都不是威力,唐代军事家在聊到弩兵时就提过:临敌不过一二发。

  也就是装填速度慢的问题,弩机的演变也基本都是围绕这个缺点来改进的。

  首先是腹弩,也即用弩机抵住腹部上弦,后来演变出了挂在腰部的带钩,勾住弩弦从而发力。

  随后是蹬弩,即在弩机前端装个脚踏环,踩住上弦,神臂弓就是属于此种。

  随后西方用物理学来解决这个问题,发明了绞轮弩以及杠杆弩(山羊弩)。

  再到后来出现钢弩以后,西方在山羊弩的基础上改进出了自拉式压杆弩,点出了弩骑兵这个东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