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奉天靖难(1/4)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其实如果老朱你潦草一说蓝玉要谋反,那大家多半还是信的。

  毕竟从逻辑上来说,朱标一死,能立的储君也就朱允炆和朱允熥,这俩一个十五一个十六,落在蓝玉手里那都是被搓扁捏圆的命。

  而再按照老朱先下手为强的风格,从逻辑上来说蓝玉已经被逼入死角,确实存在亡命一搏的可能性。

  但这种可能性绝对不是《逆臣录》里记载的召老秀才、烧窑的、钓鱼的、卖米的等等乌泱泱坐一屋谋什么大事儿。

  这种定罪方法不客气的说都有点辱人智商了。

  对朱元璋来说,这一年天天高强度处理奏章磨练出来的慧眼有了显著的用武之地。

  郭桓案虽此前已在心中记挂上,但对朱元璋来说这种算是必办必查之案,反倒是暂且不用惦记。

  蓝玉嚣张跋扈纵兵毁关虽是看得他眉头狂皱,但念在这些事还没发生的情况下,暂且放一放也无妨。

  只是两相比较下朱元璋倒是愈发觉得要珍重徐达兄弟了。

  单单能打有什么用?重要的还是要能成武臣楷模,有名将风采,从这一点上来说即便是蓝玉有灭残元之功,但在朱元璋心里依旧还是不如徐达。

  而且若是常遇春兄弟未遭横祸…

  心里摇摇头放掉无关的感伤,朱元璋更是当那什么“皇帝抡起金锄头、东宫娘娘烙大饼”的调侃完全不存在。

  什么《逆臣录》咱定不修,此事皆为子虚乌有!

  略过诸事,朱元璋第一时间是最标儿储君之后的不同意:

  “彼时雄英当要加冠,如何不能为储君?”

  话虽是如此说,但朱标却仿佛能从爹爹的话语里听出来一种外强中干的味道。

  比朱标更快反应过来的是马皇后,但她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能握紧夫君双手,将脑袋往那边靠了靠。

  她听得夫君急促呼吸了几下似在挤压胸膛的空气,随后长舒一口气,似有怅然对着有点手足无措的长子道:

  “或是咱如后辈所说一般,杀戮太多使得祸遗了你,让咱父子皆受丧子之痛。”

  朱标感觉喉咙有点发紧,父亲这般虚弱之态很是少见,但每见皆都有心如刀绞子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