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教导营的战略课(二)(3/4)

  【混在五代当皇帝】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

  讨论对南唐军略的课堂上,受训军官们的意见则出奇的一致。

  经过围绕淮南的三年拉锯战,南唐的元气大伤,不光是连续损兵折将,最终落得个割地赔款的下场,而且南国水师的优势都是在顷刻间丧失了。

  大江口东布洲水寨的丧失和江北通州的失守,让中朝和吴越在江口一带南北连成了一气,南唐的出海口由此被彻底地封闭。江北的整体割让使得大江天堑成为两边共有,大江两岸独特的地貌更使得从江北集结大军准备渡江具备足够的突然性,而显德七年三四月间渔政水运司的备选军士进入大江训练,更加凸显这个大江天堑到底掌握在哪一方的手中。

  因为这个世界上还没有人能够从理论上理解的原因,中原河流的右岸多被水流冲刷而至山冈丘矶峙立,左岸却因沙洲沉积连片而平坦宽阔。具体落实到现在分隔周唐两家的大江来说,那就是南岸耸立的矶头较多,而北岸港汊众多芦苇丛生,非常有利于暗中集结大军,而南唐需要防备数千里的江面,在丧失了水军的优势之后实在是是防不胜防。

  所以面对着表现南唐形势的沙盘,受训军官们纷纷表示渡江成功完全不在话下,问题只在于前锋过江之后,需要寻找到合适的地点来架设浮桥,以浮桥维持军队的后勤保障和后续步军主力的南进。

  其后的作战就不外乎是围绕着几座浮桥的攻防,还有对金陵与南昌的围攻与打援。只要守住浮桥消灭南唐剩余的水军,周军就可以无后顾之忧地全力围困金陵和南昌这两座南唐的都城,并且利用金陵和南昌的困境吸引各地的唐军有生力量赴援,在围城部队的外围利用野战将南唐各路援军歼灭。

  总的来说也就是淮南之战的一个放大版,最后南唐国主是投降还是在顽抗中被俘,那只不过就是一个细节问题。让军官们困扰的问题是这一仗必须得精心准备后勤和其他方向的防御,一不能像淮南之战那样一拖三年,二不能在其他方向给潜在的敌人露出可趁之机——当然,这又是不属于他们考虑的范畴,什么时机开战是皇帝和枢密院的事情。

  …………

  几天之后,各个教导营的讨论汇总就交到了郭炜的案头,郭炜则马上找来了宣徽北院使、判三司张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