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北伐幽蓟(1/4)

  【混在五代当皇帝】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大周显德八年的四月初七,因为正处在小满和芒种这两个节气中间,也就是大约在西元961年的五月底六月初,江淮一带的小麦都已经开始收割了。

  相州城外的东郊有一片荒原,荒原上的野草长得特别茂盛,周围的村民却没有一个人到这里来开荒。永济渠就从这片荒原的东边流过,安阳水则在相州的北面向东流淌汇入永济渠。从滑州到大名府的这一段运河又叫做御河,就在离御河不远的西边荒原之上,周军在晨曦中面朝北方安然肃立列阵以待,军阵当中旌旗林立迎风招展,在大军的北面临时筑起了一个高台,方圆十丈高约三丈的锥状土台正中一面天子旌旗高高飘扬。

  郭炜从土台的北面缓缓地拾级而上,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彰德军节度使柴贵落后三步在右侧紧紧跟随。相州是彰德军节度使的治所,柴贵平日要在侍卫亲军司典军,本来是无暇亲自到当地来管理的,这次为了完善筹备郭炜策划的在相州举行的誓师大会,柴贵专门跑到相州来忙活了整整一个月。

  虽然在实际亲缘上是郭荣的弟弟、郭炜的叔叔,但是在宗法上柴贵只是郭荣的表弟、郭炜的表叔,而在朝廷法度上柴贵就是臣子,他的军职升迁又是一直靠着郭荣父子,所以柴贵在平时行事都是相当的恭谨自持,从来就不会以国戚自居,对皇帝交代的事情比一般人办得还要严谨麻利。

  北征幽蓟,既是郭荣的一生梦想,也是郭炜平定天下计划中的关键一环,他们从来不曾像王朴以及更多的文人们那样把这个任务摆在平定南方之后。

  郭荣在夺取淮南免除后顾之忧并且取得江南财富之后,仅仅是筹备了不到一年就毅然北伐,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果。郭炜当时置身其间,几乎都要以为历史会在那时候发生重大转折了,遗憾的是郭荣的突发病情不可逆转,北伐如同既定的历史一样最终功亏一篑。

  郭炜是显德六年那次北伐当中前出最多的高级将领,也是距离幽州最近的周军大将,几乎是坚持到最后才撤离契丹的属地。在离开固安县城北桑干水岔流的时候,郭炜以立誓一般的坚定说出了“我还会再回来的”这样的宣言,虽然郭炜在前世见识多了这句话的应用,但是他在固安说话的时候是极其认真的,一点都没有向谁致敬的意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