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廷议(3/4)

  【混在五代当皇帝】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范质的反对让王朴有些尴尬,尤其是他口口声声“先帝的宏规大度”,一时却把平素善辩的王朴给噎住了。郭炜召集群臣商议武平军的内乱如何处置,王朴自感机会难得,又自忖郭炜肯定是支持自己的大略的,所以在事务性的细节方面考虑了很多,却有点忽略了大义方面的说服工作,此时再要临时组织措辞也是要花时间的,好在这时候倒是一直在和范质争辩义理的王著出来发话挺他。

  “王学士此话倒是有理……天子代天牧民,削平藩镇混一天下方能真正致天下太平,百姓才能有安乐的日子,至于对待藩镇具体该用什么策略,端要看时势的变化而定,时移势易,确实不能拘泥于一时之策。只是王枢使的主张可行性如何?南平、武平军即使兵力薄弱战力不足,我军要同时对付这两个军镇,在兵力和辎重方面有没有困难,不知道枢密院和三司对此有无研讨。”

  这是门下侍郎兼礼部尚书、同平章事、监修国史王溥慢条斯理的声音,其中虽然没有对范质的强烈反驳,实际上却是明显地偏向了王著和王朴的主张。他最后的话是在向王朴、吴廷祚和张崇训等人追问一些细节问题,这不光是表明了他的倾向,而且是顺势消解了在原则性上面的争论,而力图把整个讨论转入具体事务性的工作上去。

  王溥开始做宰相的时候,左监门卫上将军、宣徽北院使、判三司张崇训还只是解州刺史、两池权盐使,资历浅薄得很,现在王溥轻声问询下来,张崇训连忙恭声答道:“山南东道为经略西南之事蓄积多年,各州的仓储都十分充实,而且从未有虚耗,今年的旱情对那边也没有影响,现在只是支应南平和武平军之事,军资应该是绰绰有余的。”

  “我在前面就已经说过了,侦谍司早就将南平和武平军查探得相当明白了。南平之兵总数不会超过三万,在战力上强不过山南东道的州郡兵,武平军的士卒就更加羸弱了,何况武平军还有内乱,其兵力战力都不足为惧。只要调集西南一带州郡兵,并且以少量禁军为核心,着一员大将统领南征,定然可以摧枯拉朽,南平和武平军自当落入朝廷掌控。”

  王朴对这个计划显然是信心十足的,看样子他在军咨部那边没有少投入心血,因此对侦谍司的情报和运筹司的计划内容都是了如指掌,此刻说起话来从容不迫,显见得对这个方案已经是胸有成竹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