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五代当皇帝】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也难怪林仁肇心急,因为袭取淮南的策略就是他提出来的,他为此还要压上全家性命,可见有多么看重这个机会了,所以碰到韩熙载断然反对,虽然这个人的资望很高,林仁肇仍然是问得很生硬,已经迹近于质问了。
“北伐确实是吾的素志,但是今日已经不可为了啊……”
韩熙载为人疏狂,倒是没有去计较林仁肇的语气,只是说这话的时候伴随着一声长叹。
这个北伐的志向,还真是他在南渡淮水的时候就立下来的,当年在颍水入淮口饮酒洒泪挥别的两个青年,留在中原的立志为相之后下江南,而逃往江南的则立志为相之后北伐中原,其实骨子里说的是同一件事——统一中国。
留在中原的那个青年后来的确做了中朝的宰相,也的确领兵来打江南了,不过他只看到中朝收取淮南之后就故去了,这个人名叫李谷。
逃往江南的青年当然就是韩熙载了,在李谷故去几年之后,他也终于在江南拜相了,可惜这时候的他却只能把北伐的志向暂时藏了起来。
“昔年烈祖皇帝有志于天下,而深苦地利不足、时机难得,于是保境息民、奖励农桑、澄清吏治,为的是持重稳健、积蓄财力,以守图进;卢文进、安金全等中原降将都得重用,正是意在知其虚实,待机北伐。然则始终不得其时,只能空等着一直不到的中原有变……”
韩熙载从李昪开始讲起,意思是很明显的——你看,烈祖皇帝如此英雄,也是身怀大志,只是因为缺乏天时地利,最终还是抱憾而终。北伐,不是想想就可以的,里面讲究很多,天时地利很重要。
“到元宗皇帝时,契丹南侵,虏主陷汴梁,中原纷乱,晋之密州刺史皇甫晖、棣州刺史王建均不甘奴事契丹,举众归我,淮北义军也争相请命于我,正是皇帝恢复祖业之时……可叹我军却在此前率尔伐闽,陷入泥淖而难拔,由此坐失此一千载难逢的良机……”
韩熙载批判起李景来也是毫不客气,虽然李景是先帝,他的儿子、现任皇帝就在面前,实在是因为李景失去的机会太可惜了。
“吾在当时即有言,‘若虏主北归,一旦中原重新有主了,则不易图矣’……嗣后刘知远身故,刘承祐时,中原衰弱,淮北群盗多送款于我,此时我军却又陷于湖湘。等到郭氏当国,虽然有国日浅,守境已固,我兵这时再有妄动,却是岂止无功,甚或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