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五代当皇帝】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在这个时代,消息是如此的滞后,即使是最紧急的军情,在边关可能还有烽火来传递一些简略的信息,在其他地方可就没有了,而不管是在哪里,详细军情的传递速度都必须用赛马接力跑来度量。
如果人口密度足够,基层政权建设有力,政府财政满足馆驿的维护和驿卒的供给,赛马接力跑的极致应该是日行八百里。
所谓的八百里加急,馆驿之间的距离是三十里,每三十里换一次马,所以可以无情地压榨马匹的速度。传信人沿途以响铃宣示行人紧急回避,并且通知下一个驿馆准备好马匹、签章,在驿馆门口进行交接,尽量节省交接棒的时间,这样安排下来,传递消息的理想最高值就是一个昼夜的行程八百里。
但是这样理想的驿传系统,目前还没有,别说是西蜀了,就连有心朝这个方向发展的郭炜,现在也没有精力、财力和人力完成如此密集的系统建设。
目前驿传系统最快的地方是周朝,像在东京、西京周边与河北、京东、京兆府这样的人口稠密区,已经可以达到日行四百多里的极高值了,一些荒僻的地方也有日行两百里的水平。
而且郭炜还有信鸽系统进行补充,在某些驿传系统没有覆盖的地方,只要有固定的出发和接收地点,加密信息也能有日行数百里的能力。
然而蜀国的驿传系统仍然是低水平的,就算是在人烟最稠密的成都府附近,就算是在州治之间传递消息,而从州治出来的头三十里一定有驿馆,他们目前也只能够做到日行三百里的极限速度。
从剑州到绵州是三百里,从绵州到成都府是三百六十里,而剑州与剑门关之间还有五六十里的山路与阁道,所以成都府和剑州、剑门关之间的消息传递,最快也要超过两天的时间。
所以孟玄喆率领援军出发的消息,即使孟昶做出这个决定是在正月初一,此时的王昭远也无从得知,那信使目前大概还在向着绵州疾驰呢。
而王昭远从剑门关撤离根本就没有派出信使回成都,即使派了,半天时间也还不够他跑到绵州的。
于是此刻的王昭远正绝望地跌坐在胡床上。
是的,此刻的王昭远全无当代诸葛亮应有的挥洒气度,正跌坐在胡床上根本就不能起身,还是内心充满了绝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