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花名册(2/4)

  【混在五代当皇帝】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结果吏部的材料一呈上来,郭炜看着几个大臣的年龄就有些发毛。

  窦仪是大唐天祐十一年生人,王朴是天祐十二年生人,算起来都没有超过五十五岁,在现在的大臣里面还算是年龄居中的!

  所谓的大唐天祐年,也就是唐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哀帝的年号。真正的天祐年其实只有四年,后面就是后梁了,不过后梁之后的后唐、后晋与现在的大周说起来都是出自于河东一脉,根据李克用兴复唐室的口号,后梁自然是伪朝,所以在李存勖称帝改元之前就一直都是使用天祐年号了。

  就像郭荣,实录上面记载的生日就是唐天祐十八年,岁在辛巳,九月二十四日丙午,生于邢州之别墅。

  现在郭炜这么一看过去,首相范质、忠正军节度使魏仁浦、刑部尚书刘温叟、户部尚书陶谷、西京留守韩熙载和吏部尚书张昭都比窦仪、王朴的年龄要大,其中陶谷和韩熙载就已经比他们大了十多岁,张昭就更加夸张了——直接比窦仪大了二十岁!

  就算是比他们两个要年轻一些的人里面,次相兼礼部尚书王溥也不小多少,只有枢密副使李崇矩和次相兼兵部尚书王著小了有十多岁的样子。

  看来文臣和吏员出道比武将还要难还要晚啊……对比着旁边枢密院吏房提供的一些武职和枢密院人员资料,目前当道的禁军将领可大部分都是和李崇矩、王著他们差不多大小的,甚至还有很多更年轻一些。

  不过郭炜稍微想一想也就释然了。

  这个时代应该算是中国历史上比较著名的乱世了——当然,郭炜只是赶了个末尾——乱世里面军人伤亡大,加上势力兴衰加速,武将的替换速度就很快了,勇于拚杀或者投靠得当的年轻中下级军官很容易就能升起来。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反而是文官呢,因为这些朝代变动的不彻底性,除了一些关键位置会由新主身边的幕府亲信占据之外,大多数人都是累朝沿用的,这样他们的升迁之路与和平时期的差别并不是很大,熬资历那是必须的。

  再说文官除了荫补出身的能够很年轻就入仕,依靠科举入仕的就不会太年轻,哪怕他是罕见的天才也罢。就像窦仪算天才了,其父窦禹钧教子有方,五个儿子个个进士及第,窦禹钧都以“窦燕山”的“姓氏+籍贯”格式和事迹进了后世的著名开蒙读物《三字经》,窦仪本人十五岁能属文,中进士也得到了后晋天福年间二十四五岁的时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