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水灾的影响(2/4)

  【混在五代当皇帝】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当然,就是不从本地挖,而特意用物质诱惑怂恿生女真人、高丽人去雪山里面挖取这种药材,那也是很好的,毕竟这些人在和大周的贸易交往当中几乎毫无优势,让他们多一样特产,也好促进双方的贸易平衡不是?那样他们对大周的工业品依赖性就会更强,大周对他们的影响力也就会更大。

  不过李昉好像根本就没有注意到郭炜的疲惫样子,仍然是不紧不慢地汇报着:“虽然大河的洪水不曾冲坏沿河州县民田,但是夏初的雨水却造成了多个州县的严重内涝,卫州、大名府因为有卫河、永济渠排涝,情况尚好,澶州与濮州的灾情却相当严重。这些州县今夏减产歉收已成定局,夏税恐怕必须免除,方能保当地民户不致流离。”

  “不是说濮州知州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吗?将荞麦这种早熟作物的种子贷给民户,让他们去遥堤内的淤田播种,等到九月收割之后还贷,既可以保民户的口粮,又可以保秋税,所以民户不至于逃亡吧?”

  郭炜当然不会涸泽而渔地去收灾区的夏税了,他还没有穷到这种地步!不过他当真非常恨这个时代的农业水平,尽管他已经努力作出了力所能及的改进——增强水利设施建设、用军器生产节余的好铁生产优质农具,甚至从辽国那里换来大批耕牛租给农户,但是农业靠天吃饭的本色依然未变,雨水多了不行,少了就更不行,身边的黄河闹一闹脾气就更是糟糕了。

  天气预报、灌溉排水机械、耕作机械、化肥、良种……这些东西都要爬多高的科技树啊?!

  可惜郭炜现在只能空想着这些好东西,水力的灌溉和排水机械倒是有,不过因为先天性的限制而不可能铺开,效率也很低,仅仅是聊胜于无,比单纯的人力畜力强几倍,机动性灵活性却差了很远。

  耕作机械?牛拉的马拉的郭炜也组织人手设计研制出一些东西了,效率当然比旧式农具有大幅度的提高,不过价钱同样是大幅度提高了——都用上了火铳枪头所用的精铁呢。

  至于化肥和良种,根本就建立不起来重化工产业的郭炜是完全不敢去想的,眼下能够做的只有几件事情——烧出石灰来,环境杀菌可以用它,改良南方的酸性土壤更可以用它;在北平府和将来的浿水流域慢慢培育出耐寒水稻来,为最终进军东北奠基;将占城稻本地化,让这个早熟品种促进南方双季稻模式的形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