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师法班超(2/4)

  【混在五代当皇帝】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不过王昭的心中自然是很不情愿的。

  周军一旦入驻,基本上就将宣告高丽立国以来的北进蚕食计划宣告终止。尽管徐熙转述了天子关于一俟高丽局势安定即行撤军的承诺,大周的这个使团也屡次进行了确认,一旦辽国不再有能力威胁到高丽,那么派驻到大同江以北的周军就会撤回周国,但是这种远景展望的事情,王昭可不敢在上面寄托了太大的希望。

  当然更恼人的是出借江华岛的问题。

  向大周水军出借江华岛作为军港和重要的到岸仓储基地,让江华岛成为大同江以北周军的核心补给基地,这个举措对增强周军的战斗力肯定是很有帮助的。根据大周使团提供的评估,有了这样一个大型基地作为后盾,驻扎到大同江北面的周军战斗力将立即提升一个台阶,从仅能勉强坚守几个城池要点,一举变为在大同江北岸可以任取攻守之势。

  这样的变化光从北境来看自然很好,因为只能固守少数城池的周军是抑制不住辽国的南侵企图的,辽军完全有可能绕过这些城池强行南下洗劫高丽,那种损失可比出借一个江华岛要大得多。而要是入驻大同江北面的周军能够做到攻守自如,那么以周、辽两军的历史战绩来看,辽军几乎就不可能再来打高丽的算盘。

  王昭也不是没有想过,用高丽自身的力量全盘挑起为周军提供后勤保障的责任来,这样高丽民间的负担会重一些,不过没有了常驻江华岛的周军犹如芒刺在背,还是王昭很乐于接受的局面――周军常驻江华岛威胁的是他本人和王氏在高丽的地位,而为周军提供后勤保障则是高丽百姓付出的问题,这种选择太容易做了。

  其实高丽本身能够为入驻的周军供应全部粮饷就已经很了不起了,粮食还好说,多供应两三万人的粮食对于高丽来说难度不算大,但是地狭民贫的高丽要保证用钱帛堆起来的大周禁军的饷钱?对民间的搜刮不发展到一定的境界是不行的。不过周军是过来保护高丽的,他们已经是自带军器了,王昭哪里开得口让他们再自筹军饷?就算是为了自己的平安,咬咬牙都要全部负担了。

  然而大周的使者当时就给他泼了一瓢冷水――周军之所以战斗力远强于辽军,能够在这些年里面打得辽军每战皆溃,到最后甚至不敢接战,周军自己的独特兵器是其中的一大要素,而这种兵器显然不是高丽能够提供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