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汇报(2/4)

  【混在五代当皇帝】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这也就是很多富户对捐资给书院、慈善堂不够积极的根本原因所在。

  慈善堂且不提,那基本上就是买一个好名声而已,对于富户们来说几乎就看不到真正的回报,还不如在家乡修桥铺路呢即便是书院,其实把家乡附近的书院办好了,让大儒名士经常到这些书院讲学,对捐资的富户子弟进学肯定是大有好处的,而且从这些书院读出来之后应试及第的寒门子弟对捐资方多少都会心存感念,嗣后的无形利益也不会小了,但是很多富户同样看不见、等不得当然,这也和大周方兴、战乱刚平科举进入仕途尚未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有关。

  然而给郑王的远洋探险捐资的效果就不同了。,

  这事情的确和书院、慈善堂一样见不到直接的短期利益,但是巴结上郑王总好过巴结某个书院的山长吧?民间传言可是当今皇帝最喜欢郑王这个弟弟呢,那么讨好了郑王大概也能算讨好了皇帝吧?而要说到稍远一些的可预期收益,传说中海外仙山的特产可不会差了,当今皇帝当初还是皇孙的时候着颉跌家从西域寻回来棉花的种子,颉跌家的收益如今可是摆在那里的,稍有一点见识门路的富户们谁不眼红?现在又有一条家族跟随着皇家发财的大路敞开着,那还不赶紧的凑上前去啊

  总而言之,郑王的远洋探险事业成不成都可以,最次的结果,这些富户总是凑趣巴结了郑王,间接地总能得到皇帝的一点好感,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救命。而一旦探险有成,只要找到一样和棉花收益差不多的物产,那就是大赚的前景,即使只能合起来与颉跌家斗富,分到一家一户的利润不够显眼,那也好过了没有,但是多找到几样的话,每一家都富成颉跌家那样也未必不可能。

  再说还有通往海外仙山的航路呢相信郑王不可能在自家船队抵达海外仙山的头几次就把传说中的特产全部找到,那么说不定谁家运气好一点,都有可能独享某种物产。

  当然,这些捐资的富户们心中打着什么样的小九九,陈钦祚并不在乎,反正再怎么分润,利益的大头肯定属于郑王及其身边的亲信。多一些人捐资,出海的时间都能快一些,第一次出航的准备也能充分一些,成功的可能性就会高一些,由此增加的利益是属于大家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