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这个病,有些复杂(4/5)

  【大明:寒门辅臣】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梁家俊看着躺在床上的顾正臣,不知道好好的人怎么突然之间就病倒了。

  人病了,就休息吧。

  反正时间还多,停在宿迁休息个几日并不耽误事。

  顾正臣担心传给梁家俊,不准其入房间,梁家俊拗不过,每次有事只找顾诚、孙十八传话。

  病情有些复杂。

  先是头痛,大夫给开了硝石。

  后来是腰肾久冷,心腹积聚,找远处另一家大夫医治,给开些硫磺。

  再后来,估计是难受迷糊了,误吞了几枚铜钱,这个需要开点木炭,烧红趁热捶成细末,煎汤喝下。

  病情反复,这里抓一个药,那个抓一个药,有时候还得跑城外抓药。

  在梁家俊担忧了五日之后,顾正臣的病总算是好了些,然后乘船赶路,抵达桃源时,顾正臣的病又反复了,住在客栈里不出门,急得顾诚、孙十八又开始东西南北中里抓药。

  顾正臣劝说梁家俊先行一步,可梁家俊说什么都不答应。

  就这样,病来病去,原本从宿迁到淮安府山阳县只需要两三日水程,硬是拖长到十二日。

  山阳县,是一个作为附郭县。

  所谓附郭县,简单来理解就是将县治附设于府城、州城的县。

  也就是说,山阳县不仅有个知县衙门,还有个知府衙门,因为这里也是淮安府的府治之地。

  山阳是重镇,扼守淮河、大运河要道。

  朱元璋自然清楚这里的重要性,早在洪武二年,就设了大河卫镇守。

  镇淮楼、总督漕运公署、淮安府衙、山阳县衙首尾相连,居于城中轴线之上,这是一座新府衙,建造于洪武三年,是当时淮安知府姚斌以元代沂郯万户府和五通庙为基础改建而成。

  镇淮楼上置大鼓,专伺打更、报警,又名鼓楼。元时悬挂的“南北枢机”、“天澈云衢”的金字匾额已不见踪迹。

  顾正臣、梁家俊行走在城中。

  梁家俊指向不远处:“那里就是漕运公署。”

  顾正臣停下脚步,看了看东面漕运公署的方向,转过身看向西面,看着一重重民居,轻声问:“梁兄,你知道那里是什么人住过的地方吗?”

  梁家俊看了看,笑道:“那里是寻常民居吧,即使是一些大户,也多寂寂无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