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东汉,开局公孙度】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或许是在冀州经历多了对士族豪强的征讨,韩忠等人早已对士族祛魅,见多了在屠刀下瑟瑟发抖的士族子弟,这些人压根不认可士族的地位权势,
“嗯,知道了。无论张扬是否诈降,我等后路务必确保通畅,万不可掉以轻心!”
徐荣闻言颔首,在他看来张扬的投降应当为真,只不过军事是最需要提防低概率事件的,他还是不厌其烦的叮嘱韩忠,为大军看好后路。
“将军放心吧!”
韩忠用手在胸前的钢甲上敲了敲,肃声保证道。
徐荣看着眼前的稳重汉子,两人有过共同逃亡的经历,关系自不一般,对于韩忠的办事风格,他也很是放心,当即点头不再说话。
此刻徐荣的脑子里,想的最多的还是军事。
从刚才简单的军令传递,徐荣管中窥豹,就能看出眼前的军队执行力远超同侪,加上这些人本就超出常人的战斗经验,配置足够精良的甲具武器,其战力,已经是天下罕有了。
从他眼前掠过的军队不过万数,这样的规模,与此刻天下诸侯相争,动辄十万大军相比,人数的确不如,可要论起实际的战斗力,却尤有过之。
徐荣参与过辽东军事学院的组建,相比其他将领,他更为了解公孙度对新式军队的构想,那便是尽全力开发冶铁进步、火器技术的领先等技术优势,让军队战力时刻处于领先地位。
说起来,在这个年代,军队始终带着浓厚的个人色彩。一个优秀将领往往能改变一支军队风貌乃至战力。
盖因军队是个阶级分明,并且推崇强者的地方,一个将领若无威望,便不能使上下服众,那便不能让军令通达全军,这是现实,同样也是痼疾。
因为对普通军人来说,他们还未形成对国家、势力的认同感,上了战场后更多还是依靠个人崇拜在战斗,这也是战场上敌将大纛折断便能使得战场局势改变的根本原因。
在这方面,徐荣也算是行家,早在凉州军队中,他便靠着一系列军功登上了高位,在军队中建立起了属于他自己的权威,若非有董卓的故意打压,剥夺了他的军权,以徐荣的能力,此刻或许也是个在关中搅风搅雨的人物。
在兼并冀州以前,公孙度帐下的各部军队,同样是按照旧时方式组建,比如张郃统带的冀州营伍,大多便是由其训练提拔战斗,幕府提供的,不过是钱粮军资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