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5章 大周也开科举(2/4)

  【天下豪商】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武好古之所以可以在燕地建国,主要因为那里本是辽国的土地。辽国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不大会考试,考不上宋朝的进士。而且武好古又在天津市开了大学和军校,开出了两条新的做官路线。

  所以大家就去做共和的官,不和大宋朝廷混了。

  西边教化团搞起来的凉国也差不多,一帮西北武夫哪里考得上进士?还是跟着章家搞天理教有前途。

  而河东这边历年考取的进士虽然也不多,在北宋各转运使路中算倒数的。但终究不是燕地和河西可比的……河东好歹有一点,燕地和河西根本不是宋朝的土地,那就是没有了!

  既然河东是大宋科举体系中的一部分,那么河东士大夫当然也都以科举高中为第一志愿了。

  代州、宪州、忻州和宁化军境内的士大夫当然也不例外,都在为高中科举而努力读书。

  而今年(宣和六年)又是三年一度的大比之年,过了三州一军发解试的举子们都揣着希望去开封府考试了。而没有中举的士子,则在继续努力,为了两年多以后的发解试(不出意外应该是靖康元年)而苦读。

  所以当萧经略卖国投敌,东贼暴周兵入雁门(代州州治是雁门县)的消息传开后,并代路各地士大夫的心情就可想而知了……

  大周是不考科举的!

  而且大周据说还抑兼并,行均田!

  这下可如何是好?科举没得考,家里的土地说不定还会被没收,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不过还好,大周共和国虽然是不知诗书的无父无君之国,但是共和军的纪律却是公认的好。是真正的秋毫无犯,不取百姓一针一线的——人家可是共和国公民,堂堂的地主富农工商子弟兵!什么好东西没见过?能看得上代州这种穷地方的“一针一线”?

  而且根据共和军以往的作风,打下的地盘都要查清土地,然后重新分配——分给有功无地的将士!

  也就是说整个代州的田地早晚都是人家的,一针一线就不要了……

  不管什么原因,反正共和军的军纪是出了名的好,一点都配不上“东贼”的名号。所以代州各地的一部分士绅,在共和军侵入后,都没有马上逃走,而是纷纷聚拢到州治雁门来探听风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