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东市经商规矩多,稍有不慎人头落!(求订阅)(2/3)

  【大汉小吏】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樊社丞的手艺自然值这個价,五具石棺,每具两千钱,合一万钱,就如此定下来了!”吴文拍板道。

  “那是付现钱还是赊贳?”

  “我等昨天出来匆忙,并未带那么多钱,所以需要写券赊贳。”吴文说得很认真,不似作假诓骗。

  “那……”樊千秋有些犹豫,若是赊贳的话,难免要上门讨债,但他还不想去和周家大嫂打照面。

  “樊社丞放心,今日午后就可将钱送来。”

  “也好,不用今日,明日酉时送来即可。”

  “有劳樊社丞担待。”

  二人谈妥之后,樊千秋喜滋滋地让淳于赘带富昌社的打卒们去搬运石棺。

  石棺是重物,非人力可以直接运走,所以还要到市外雇车马,非常麻烦。

  有淳于赘操持这头的事情,樊千秋不至于两头跑。

  交代清楚之后,樊千秋和吴文就向东市正中的市楼赶去,准备立赊贳的券书。

  先前,樊千秋就知道在市中交易有诸多规矩,稍有不慎恐怕就要入狱,因此对交易流程格外好奇。

  一路上,他都在旁敲侧击,渐渐也搞明白了该如何在大汉“合法经营”。

  在官市内的交易方式两种,一种是直接付现钱,一种是赊贳。

  不管是哪种交易,官市都要按一定税率收取交易税,这笔交易税也算是市租的一种。

  交易的额度较小的时候,往往选择结现钱,这样最安全方便。

  每个肆都有一个贝函,收到的钱要连同券书一同放到贝函中。

  每日日落闭市的时候,市啬夫就会来核对贝函中的钱款和券书。

  核对无误后,市啬夫要先收走税款,坐贾才能将剩下的钱取走。

  就像昨日在饭肆买吃食,淳于赘付钱时也立了一个简单的券书,所以大部分市籍坐贾都识得几个字。

  若不识字,还得请专门的代笔来写券书,这自然又是一笔开销。

  如果交易金额较大,无货不便运输,或者其他的特殊情况,那客商就会用赊贳的方式交易。

  赊贳是一种信用消费,更需要到市寺去写正式的券书了,而市寺也要会在此时先把税收足。

  不管是付现钱还是赊贳,从流程上都有偷税漏税的漏洞。

  大司农和少府的官吏们也想了办法来杜绝这种偷税漏税,这办法就是核查市廛的库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