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太原郭氏(2/5)

  【家父李隆基】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这个好说,”太子微笑点头,看向坐在自己身后的一名中年人道:“守贞负责此事,要打点好了,务不能让孤的义兄在朔方为难。”

  太子仆王守贞点了点头:“喏!”

  王守贞是谁呢?李隆基的天子元从,霍国公王毛仲的长子,他的妹妹,就是嫁给了耿国公葛福顺的长子,两家是姻亲,而王守贞兄弟四个,全部在东宫任职。

  郭子仪当年参加武举,起家左卫长上,长上是从九品的武官,属于长期职位,不会随着京师更换戍卫而调动,他的这个位置,就是耿国公葛福顺安排的,葛福顺的妈妈是郭子仪的亲姑姑。

  “除了这个郭子仪,另外一个又是谁呢?”已经八十二岁高龄的贺知章捋着他雪白的胡须,笑问道。

  王忠嗣在太子这里是很随意的,闻言调整了一个坐姿,淡淡道:

  “还是一个姓郭的,已故太原郡公郭知运次子郭英奇,此人是从河西调任安北都护府。”

  韦坚笑道:“这个人我认识,堪称良将,他在河西担任河源军使已有五年之久,一年前调任朔方,大将军与他是同乡,族内没有交情吗?”

  “没什么交情,”王忠嗣摇了摇头道:

  “朔方七个军镇,经略军,丰安军,振武军、安远军、东受降城驻军、西受降城驻军、安北都护府府下军,统兵六万四千七百,这其中,安北都护府的大都护仍是棣王(李琰,老四)遥领,副大都护,就是郭英奇,这个地方有两个太原郭氏,我需向太子借一个人啊。”

  说罢,王忠嗣瞥了一眼对面上首的永王李璘。

  历史上对李璘的样貌有如此描述:貌陋甚,不能正视,也就是丑的没法看,这小子之所以在这里,是因为他就住在这里,生母郭顺仪过世之后,是太子在抚养他。

  是的,他的生母姓郭,他的亲舅舅也是历史上的一位猛人,目前的官职是拜朝议郎,守驾部员外郎。

  李璘心知王忠嗣用得着自己的舅舅了,嘴角一撇正要说话,却被太子抢先一步道:

  “好说,孤知义兄所言何人,孤会跟徐国公(萧嵩)打个招呼,由他来请示圣人。”

  萧嵩已经六十九了,按照大唐的惯例,七十致仕,有疾提前,萧嵩一把年纪肯定有病,但是现在仍挂着太子太师,可以觐见圣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