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福州城(2/4)

  【拜师青城山,师兄余沧海】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刚刚那个马肆,难道是我们青城派的产业!”

  “那是当然!”

  “不然你我,还有青城派的那些弟子,平时喝西北风啊?”

  “我们青城派在山下,不仅有马肆、客栈、米铺等产业,青城山周围还有万亩良田,都是我们青城派的,我们青城派的生意遍布巴蜀!”

  “万亩良田!这么多田产?”

  “这算什么,那些肥头大耳,坏了心肠的秃子,持有的田产更多,一些大寺比我们多几倍不止……”

  看余沧海一下从马肆里牵出了近三十匹马,这让楚源感到好奇,在赶路时楚源询问师兄余沧海。

  楚源知道在古代马匹并不便宜,普通百姓是买不起也养不起马的。

  只有大户人家,才能拥有饲养得起马。

  在古代拥有一匹马,并不亚于现代人拥有一辆价值不菲的BBA汽车。

  楚源在赶路途中,和师兄余沧海的交谈,让他对于这个朝代,有了更深地了解。

  在他看来,道观是既得利益者。

  “难怪青城山周围那么多百姓,孩子实在养活不了,就把他们送到青城山的道观里,让他们去当道士。”

  楚源恍然。

  不过在仔细了解之后,楚源才知道青城派属于特例,。

  城派之所以拥有这么多产业,是因为青城派是在巴蜀排名第一的武林门派,在江湖上和峨眉、昆仑、五岳齐名。

  这些产业,生意是青城派为了养活自己,一代代积累来的。

  田产是青城山周围的那些百姓,主动将田地卖给了青城派,再租青城派的田地种。

  这样仗着青城派的威名,可以避免朝廷和地方官吏的盘剥。

  而青城山上的大部分道观,是不像青城派这样富裕的。

  其实最富裕的,是那些寺庙的和尚。

  寺庙和尚喜欢和当地的乡绅勾结,他们只并购土地,不做生意,赚来的钱财和寺庙按比例分。

  有些大寺,拥有数万,甚至十万亩田产,那是很常见的事情。

  楚源本来是不会骑马的,但是在路上,骑了几天后,也就会了。

  在楚源看来,在古代生活,肯定是要学会骑马的。

  在古代学会骑马,和在现代学会开车一样重要。

  不然出一趟远门的话,总不可能光靠双脚赶路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