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2/3)

  【这个女帝大有问题】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适才会提颜寿山、符运良的文章流传于后世,是因他们流传于后世的文章,其中有一篇已经写出来了,要是他们因此写不出之后流传于后世的文章,那就是他们自己心理素质不达标,莫要怪孤坏了你们的传世佳作。”

  听到秦王这番话,颜寿山、符运良都甚是振奋。他们原以为自己只是有一篇能传于后世的文章,没想到竟然不止一篇,而且他们曾经写过的文章,已有能传于后世的佳作。

  颜寿山、符运良恨不得立即回去把文章都翻出来,或回去写文章。

  其他人包括太上皇在内,都有些羡慕颜寿山、符运良。人生于世,为的不就名利二字,他们又不是秦王,焉能不在意自己的生前生后名,若能有拙作传于后世,这辈子也算没白活。

  其中最为羡慕的当属单万里。他是符运良的启蒙老师,曾最为器重符运良。当年符运良叛出师门,与他决裂,一直是他心里的遗憾。如今,符运良不仅攀上高枝,官运亨通,竟还能有佳作传于后世。

  运良已写出的文章……莫非有运良幼时所做的《栎阳赋》?运良当时便是凭借这一篇赋,名满栎阳,被誉为神童。

  唉,不知道我能不能有拙作传于后世?

  秦王适才之言,建元一朝有不少人的文章能传于后世,他作为符运良的老师,运良的文章是他教的,他应该可以吧。

  像单万里这样心思的人不少,有的人更是想着今晚回去就写文章。

  “说回刚才的,今后凡是递交上来的奏章、奏报等一切书面文件,必须言简意赅,条理清晰。所奏之事不仅要写明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还要有自己的分析结论,有数据的要给出具体数据。”

  “就从此次开始,孤到时候会挑几份,作为范例,以为模版。”

  任平生顿了顿:“孤可以实话告诉你们,孤规范奏事文章一事,在后世会成为后人研究建元一朝的一个事件,孤和陛下定下的奏章范例,会成为后人研究的史料,乃至成为后人撰写奏事的范例,供后人学习。”

  “孤正好也可借此做一个实验,看看孤今日公布后世之事,会不会对后世造成影响,间接改变历史。”

  任平生此话一出,包括颜寿山、符运良在内,姚云山、南行师、仲淮等一众官员都意识到这是青史留名的好机会。其中当属颜寿山、符运良、仲淮、谷椁等秦王系官员最为跃跃欲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