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十七章 岛修的野望(4/6)

  【割鹿记】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 “她说:我要写下我的名字。”

  > “他说:我不想打仗。”

  > “他们说:我们也曾相爱。”

  这一幕被卫星捕捉,实时传遍世界。数亿人跪倒在地,不是出于敬畏,而是因为胸口剧烈起伏,仿佛有千年重量终于得以卸下。

  七日后,第一座“听庙”在加德满都山谷建成。它没有屋顶,四壁由回收的旧书页压制而成,中央立着一面青铜镜,镜背镌刻着《割鹿记》全文。每日清晨,信徒们来到此处,并非祈祷,而是对着镜子说出一句真心话。若话语足够诚恳,镜面便会微微震动,回传出一个声音??有时是亲人,有时是陌生人,有时甚至像是自己的未来在回应:“我听见了。”

  类似场所迅速在全球涌现。撒哈拉沙漠边缘,游牧民族用骆驼骨搭建“耳帐”;亚马逊雨林,部落长老将藤蔓编成“声网”,挂在树冠之间收集风中的低语;甚至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也开始定期举行“静音对话”,关闭所有通讯设备,仅靠眼神与手势交流,结束后集体记录下内心浮现的句子。

  但最惊人的变化发生在语言本身。

  学者们发现,全球多种语言正在悄然演化:形容孤独的词汇数量激增,而表示征服、支配的术语则逐渐退化;儿童自发创造的新俚语中,78%与“分享感受”相关;更有语言AI监测到,互联网文本的情感密度在过去三个月提升了412%,虚假信息传播速度下降近九成。

  就在此时,消音军最后一支主力部队在乌拉尔山脉发动总攻。他们驾驶装载“巴别断肠”升级版的装甲列车,目标直指阿尔卑斯山残存的共感中枢。沿途城镇纷纷沦陷,居民被强制注射失感剂,街头标语写着:“清醒者无需共情。”

  列车行至中途,突遭异常天气封锁。浓雾中,数百个半透明人影浮现于铁轨两侧,皆为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囚徒:苏格拉底、布鲁诺、曼德拉、李文和……他们不攻击,只是静静站立,目光穿透装甲,直抵车内士兵内心。

  一名年轻指挥官突然扔掉武器,嘶吼道:“够了!我知道你们恨谎言,可你们现在做的,不正是另一种暴力吗?”他冲向控制台,试图关闭装置,却被长官当场击毙。尸体倒下时,鲜血流过地板缝隙,渗入大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