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一章 恩断且义绝(1/5)

  【割鹿记】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长安,数盏灯笼在韦氏的宅院之中晃动着,最终在文脉堂前停了下来。

  持着灯笼的数名黑衣侍从将文脉堂的朱漆大门打开,让韦氏第二房的家主韦垂拱走进去,然后又将大门关上。

  偌大的文脉堂里唯有韦霁安静的坐着。

  韦垂拱走到韦霁身前不远处,对着他行了一礼,道:“父亲。”

  此时夜深,年迈的韦霁却没有任何的疲态,他目光深邃的看着韦垂拱,点了点头,也不让韦垂拱落座,只是慢慢的说道,“现在整个大唐习惯性称呼我们为京兆韦氏

  风起于归鹿谷口时,天边尚是灰白。林晚舟推开窗,见远处山脊上浮着一层薄雾,如纱似帛,缓缓流动。她已多年不披斗篷,只着一袭素色长衫,发间簪一支铜制灯芯,那是陆昭留下的最后信物。十年来,她每日清晨都来此静坐片刻,听风过松林的声音,仿佛还能听见那年雪夜中,他低语“光已落地生根”时的呼吸。

  今日风中有异。

  她眉心微动,忽觉袖中残符轻颤??那半片从白羽鸟口中衔来的“影蜕”之物,自十年前飞走后再无动静,此刻竟泛出淡淡银光,像被什么唤醒。她取出细看,符纸边缘浮现极细的纹路,竟是当年《守灯录》终章上才有的篆刻笔意,蜿蜒成一句残句:“**魂归有路,非召不返**。”

  林晚舟心头一震。

  这八个字,并非出自任何典籍。它是陆昭在识海崩解前,亲笔写在《灯行记》草稿背面的一行小注,后来随原稿焚毁,唯她记忆犹新。如今竟重现于残符之上,岂非冥冥呼应?

  她立即命人召集归鹿私塾七位执事弟子,又遣快马前往东海,请牧云回山议事。卢疏影虽双目失明,却感知敏锐,闻讯后连夜乘舟而来,指尖抚过残符,忽然停顿:“这不是死物……它在跳,像心跳。”

  众人皆惊。

  当夜子时,北冥旧址突现异象。原本平坦如镜的雪原之上,竟凭空升起一道光柱,直贯星河。那光非红非蓝,而是温润如玉,照彻百里。更奇者,光柱中心隐约现出一人轮廓,白衣胜雪,手持无焰之灯,正是当年传说中穿行晶树林间的身影。

  边民奔走相告,谓之“鹿魂再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