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加更)这小子比我还懂《活着》(2/3)

  【重生2004:独行文坛】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你们现在这些年轻人也真怪。《活着》把生活写得那么苦,你们却喜欢看。”

  “可能是因为我们从这部小说里看到了‘希望’。”

  “哦?”于华顿时来了兴趣。外界对于《活着》虽然诸多赞誉,但是多是从其批判性出发,或者着眼于其中的暴力描写,却鲜少有人说能从《活着》里看到希望。

  张潮沉吟了一下,强忍内心某种恶作剧即将得逞的欢乐,尽量用一种平静如水的语气开始说道:

  “我第一次看《活着》,是在高一。看完以后说实话心里很难受,就像憋了一口气,有人用铁锤锤你的背那样的感觉……

  后来再次看,却让我泪流满面,有一种情绪得到宣泄的感觉,心里反而感到舒服了。因为这次看,我看到了虽然被厄运不断折磨的一个人,但是他最终却能够豁达……

  我觉得您的作品,不管是《活着》还是《许三观卖血记》,都有一种共性——就是直接的苦难是没有意义的……

  ——当然,他们并没有战胜苦难。但是他们也不在乎了,放下了。人生难得圆满,悲欢离合才是常态……人生就像一个钟摆,总是来回摇摆——只要摆着,你就赢了……”

  现场的其他人听得目瞪口呆。只有于华不断点头道:

  “对。”

  “是的。”

  “没错。”

  直到张潮说完。于华才感慨道:“之前听说燕大的钱立群教授来考察过你,说你的现当代文学理论水平不错,我还有点不信。

  今天听伱这么一讲《活着》,虽然更多的是感性的理解,但是却也让我看到了你的水平,也听到年轻人的心声。今天真是不虚此行,不虚此行!”

  这时候燕师大另一个来的招生老师,开始介绍“作家研究生班”的录取方式。

  这次“作家研究生班”还是采用鲁院委托燕师大培养的方式进行。首先要成为鲁院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的学员,然后再进入燕师大的“作家研究生班”学习,学制2年。

  鲁院之前已经明确表示,可以录取张潮进入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

  不过这里有个小小的问题——张潮年龄实在太小,又是高中刚毕业,如何认定他具备“本科水平”,需要给上级部门以及社会舆论一个交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