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我的年代】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六月,高考前夕,“星光回音壁”发起“最后一课”活动,邀请往届受助学生录制鼓励视频。其中一段来自西藏那曲的藏族女孩次仁卓玛,如今已是北京大学医学院的学生。她对着镜头说:
> “十八年前,我第一次走进‘星舟舱’时,以为那是个外星飞船。老师教我念‘a o e’,我发音不准,全班笑我。可她一遍遍教,直到我会了为止。今天我想告诉所有正在奋斗的同学:你背的每一页书,都在替未来的你走路。别怕慢,别怕偏,只要不停,终会抵达。”
视频结尾,她举起一张老照片:破旧帐篷前,一个小女孩站在银色舱门前,手里攥着一支断了半截的铅笔,笑容灿烂。
弹幕瞬间炸开:
> “那是第一届‘星舟’学生!”
> “原来她就是当年唱《坐上火车去拉萨》的那个女孩!”
> “泪目,梦想真的会传承。”
林小满看着手机屏幕,久久说不出话。她翻出自己的日记本,在最新一页写下:
> 有些人以为我们在造房子。
> 其实我们在种树。
> 根扎在泥里,枝伸向天际。
> 一代人看不见年轮,
> 但总有人会在某一天,
> 坐在树荫下翻开一本书,
> 然后轻声说:
> “哦,原来这里曾经来过光。”
七月流火,深圳峰会一周年之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星舟计划”列为“全球乡村教育创新典范”。颁奖词写道:“它不仅改变了学习的空间,更重塑了教育的意义??让边缘不再遥远,让沉默获得回音。”
林小满没有出席典礼。她在甘肃甘南的一个游牧帐篷里,陪着一位患自闭症的小男孩第一次开口说话。
那孩子名叫才让,七岁,三年来从未说过一句话。母亲抱着最后的希望联系了“星舟”心理援助专线。系统根据其生活习惯推送了三百小时定制音频,包括草原风声、母牛低鸣、远处寺庙的钟声,以及一段由AI模拟的父亲呼唤声??那是他唯一一次听到父亲叫他名字的录音残片。
第三十七天夜里,才让突然睁开眼,望着天花板上的星空投影,轻轻吐出两个字:
“阿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