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庭汉裔】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但很快他就发现,自己这个想法是多余的,南面的李雄刚刚建国,便有了率先向北出手的动向。
刘羡此前对巴蜀的情况了解不足,在朝廷主政之时,他虽然得到了一些巴蜀的战报,但对于具体的详情,也不过泛泛。离开朝廷时,成都太城仍在罗尚手中,刘羡还以为,李雄不过是拥有战略上的主动权。但等到他进入汉中后才发现,李雄已经占据了绝对的战略优势,并且堂皇建国了。
而随着情报的不断收集,刘羡意识到,李雄的建国,绝非李辰刘尼那种徒有虚名的建国。
李辰刘尼当然有可取之处,李辰的政治眼光极其精准,他看穿了新野王拥兵自重的野心,也看出了朝廷衰落,人人不满的现状,继而以非同寻常的胆魄,打出复汉拥刘的旗帜,一举点燃了整个荆扬的怒火。短短不到一年时间,便拓地二十余郡。其声势之浩大,已然超越了汉末的黄巾之乱。
可如此庞大的势力,仅仅不到半年,因为输了一仗,就被打断了脊梁。又经过一年,连战连败,最后被彻底剿灭。归根到底,便是李辰只懂得破坏,却不知道如何该建立一个国家:
复汉军靠拷掠官府和百姓供养军需,却没有军纪,也没有督军;官僚虽然多,可任命却不看能力,只看资历和上级的喜好;管理地方也没有制度和法律,更别说讲什么劝课农桑了。从这种种表现来看,再能打又如何呢?进攻一旦稍稍遇挫,大局便如落花流水一般,无可挽回了。
反观成都国,这是一个经受过考验、且已经在巴蜀扎根的国家。
李雄此时立有制度,已经完成了基础的军政分离。军队虽为李氏宗亲所共有,但不得随意干涉民政,由王国任命的官僚进行处理。王国亦有法律,官僚们依据简短的七章约法进行断狱,根据内朝的指令征收赋税,并且恢复了蜀中的盐铁专营。而且他广泛地征辟蜀中的士子作为官僚,经过当面的策试再做任用。
最重要的是,这个国家甚至有信仰,在得到青城山天师道的扶助之后,李雄已经打起了太平真君的旗帜,这使得百姓民心颇为膺服。
当然,这其中有很多方面还很粗疏,甚至称得上简陋。比如国中官僚没有定额俸禄,想用多少,直接在府库中取用。宗室之间,军队几乎等同于分封,容不得非李氏将领沾染。官员的品级也因此较为混乱,每人负责的事务虽然分明,但却分不清谁高谁低。甚至是李雄自己,在朝堂上也没有多少帝王威严,任由官员们在朝堂上喧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