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争功劳竞相献策(2/6)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曾有过一次纯粹到足以撕裂维度壁垒的发声??不是技术突破,不是科学奇迹,而是**爱、痛、思念与希望交织而成的灵魂震颤**。

  孩子低声说:“老师,他们都在等回应。”

  话音落下,青海湖水骤然升起,化作千百条水龙腾空而舞,每一条都折射出一段记忆影像:林昭在战火中吹响玉笛,笛声穿透硝烟唤醒废墟中的幸存者;陈婉秋在实验室崩溃前录下最后一段音频,那是她对尚未出生的女儿的呢喃;乌克兰记者在空椅上“唱”

  出无声之歌,泪水滴落在麦克风上激起量子涟漪……

  这些声音从未消失,它们只是沉睡于集体潜意识的底层,等待新的载体将其激活。

  而在地球另一端,瑞士阿尔卑斯山的秘密基地废墟中,十三道虚影缓缓凝聚。

  那些曾自愿接受“白噪茧”

  第五十七章 争功劳竞相献策(第2页)

  手术的哲学家与伦理学家,并未真正脱离现实。

  他们的身体虽已融入守望者序列,但意识仍保有一丝独立性。

  此刻,其中一人忽然抬手,指向北非方向。

  “撒哈拉。”

  他说,声音如同风吹沙粒,“壁画的最后一块还没破译。”

  考古学界早已确认,撒哈拉地下洞穴系统延伸超过两千公里,其中九成区域仍未勘探。

  近年来,因气候剧变导致沙层移动,新露出的岩壁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符号组合??不再是警告,而是**邀请**。

  >“当万声合一,门将开启。”

  >“若无人守住静默,归来者将吞噬回响。”

  >**“但若有人愿代其悲,门亦可成为桥。”

  **

  这第三句话,此前从未被发现。

  它刻在一处极深的竖井底部,需通过特定频率的声波照射才能显现。

  法国-埃及联合科考队尝试用《我还记得》的主旋律激发反应,结果整座洞穴突然共鸣,岩壁渗出淡金色液体,落地即凝成细小晶体,外形酷似耳蜗。

  更惊人的是,这些晶体能主动吸附周围环境中的声音,并在夜间释放出微弱荧光,光色随情绪变化:蓝为哀伤,红为愤怒,绿为希望,白则代表“彻底的理解”

  。

  科学家称其为“共感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