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孙权教子(1/4)

  【三国:我不是曹睿】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辛毗的担忧是从政策的摇摆来论的,若是每隔一任皇帝,就转上这么一个大弯,也过于荒唐了。

  什么法子能管万世?

  曹睿不禁摇了摇头,还万世,能管五十年就不错了。想归想,事情却不能因为可能要变,就放着不做。

  曹睿开宗明义的说道:“一为爵位,二为俸禄,三为任官。朕看汉朝宗室四百年,其实就是说了这三件事情。”

  “兹事体大,朕今日能准了邺城曹氏移居之事,却不能与辛卿同样轻巧的将这三件事情定下。待回到洛阳处,辛卿记得将此事作为一个正经的议题,提交给尚书台和西阁、东阁来论。”

  辛毗拱手:“臣知晓了。”

  ……

  曹睿九月四日回到邺城,九月六日一早便继续南下,准备回到都城洛阳。

  而吴国这里,经过了多日的磋商、研判以及争吵,最终吴国内部还是达成了一致意见,决定出兵襄阳。

  九月六日,是吴国正式出兵北上的日子。

  得益于发达的造船业,加之除了战船之外,又征调了千余艘民船,是以七万吴国军队,尽数都能乘船运输。

  四万吴国中军和三万各地守备之军倾巢而出,而武昌城中,只留了三千兵力守备。

  这就是水运的优势了。 笔趣阁小说网

  长江和汉水对于占据了航运权的吴国来说,就像是一条畅通无阻的通路。无论是从最西端的西陵,还是最东端的吴郡,都可以乘舟而至,全无北方行军担忧后勤运输的顾虑。

  可能是由于并无统帅之人的原故,也可能是出于对水路行军的安全感,孙权此番决定自行统兵前往襄阳。

  一艘形制极广,上面描绘着五彩纹饰,船首还雕刻着龙形的巨型楼船之上,孙权正站在栏杆前眺望着远处的江水。

  “你们还记得取襄阳是谁的计谋吗?”孙权转身看向随行的一众臣子们。

  诸葛瑾、全琮、步骘、孙奂、潘濬等将都在各自船队之中,而随在孙权身侧的众人,除了胡综和最近得宠的隐蕃隐叔平,以及诸多随行臣子之外,还有孙权的吴王太子孙登。

  孙登拱手朗声答道:“禀父王,取襄阳是吕子明的计策。”

  吕子明,说的就是吕蒙了。

  孙权点头,略微叹息了声:“若吕子明尚在,襄阳必在大吴手中,何至于还要孤亲自提兵来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