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此处应该有黄牛(1/4)

  【仙师,我太想进步了】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赵天林为何鬼迷心窍有此一问。

  无非门吏带了个吏字。

  官吏官吏嘛。

  前世封建时代的吏虽然不入九品十八级,却是地方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如县衙六房的管事者就是吏。

  由于皇权不下乡缘故,故而真正与百姓打交道的就是这些小吏。

  又称胥吏。

  百姓怕的其实就是这些吏。

  只是于封建社会,吏的前程有限,几乎没有成为官的可能。

  在他前世,吏却是官的后备队伍,是官的延伸和补充。

  如他那副局就是吏的一种称呼,或者说是一种演变。

  很多地方大员都有从吏做起的经历。

  尽管对这个修仙世界的晋升体系和具体运转规则摸的不太透,赵天林却寻思门吏虽然工作性质类似检票员,但也应该属于吃宗粮的一份子。

  毕竟,阁门传送阵规模相当大,往来“客流量”也极高,怎么看也是三清宗构筑交通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这种地方,往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是典型的要害部门,因而赵天林断定三清宗对此地肯定非常重视。

  一个部门如果被上面重视,那这个部门里的成员肯定也容易得到升迁。

  而他现在无须任何手续就成功入职要害部门,能不开心?

  开心之余难免有些想法。

  王小柱说修行只有两途,一是看出身,二是考试。

  前者面向修士后代,后者面向凡人。

  听起来凡人有修行机会,入门考试却是相当激烈,运气好同几百人竞争,运气不好同几千人竞争。

  就这,也不定能成功修行,因为考试合格者还要得到县令的推荐方能前往宗门学习。

  相当于面试。

  很像赵天林前世科举选材制度前的察举制。

  察举制的核心在于察举人,而不在于被察举人有多优秀。

  县令无疑就是这个察举人,没有硬性标准,察举的操作空间便太大了。

  说你行就行,说你不行就不行。

  赵天林是识得这个时代的文字,但于这个时代的历史和经典则是一无所知,如此让他参加考试纵是字写的再好也是白瞎。

  瞎猫碰上死耗子考上了,过不了县令面试那一关,也是白瞎!

  根据统计学原理来看,赵天林这辈子基本与修行无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