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轻工业(2/3)

  【波斯帝国1845】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不可否认,明治维新有着进步的一面,它使日本摆脱了落后的农业国,将一介小国发展成与西方列强并立的东亚大国。

  而与之相对应的,满清进行的洋务运动发展最多的也是纺织业。在甲午战争前,纺织业在新型工业中占80%,就算到了二战前也是如此。

  为了快速提升纺织业实力,纳赛尔丁直接采取更加激进的方式。机器纺织的工厂可以获得15万里亚尔的2%利率贷款,同时免税时间延长到七年。这极大刺激了商人投资的热情,纷纷拿钱投入这个热火朝天的行业。

  “目前大不里士的新工厂是全国最多的,煤矿今年也能进行开采,钢铁厂也在建设之中。”

  重工业是工业体系的根基,因为需要资金多,利润周转慢,所以只能由政府或者大资本家来进行建设。就伊朗这个情况,只能由纳赛尔丁来完成。

  “大不里士进口的东西大多是要经过奥斯曼或者绕一个圈子才能来到这里。要是能在东面获得一座港口就好了。”

  纳赛尔丁的话让阿米尔愣住,难道殿下也有俄国彼得大帝那样寻找出海口的野心。但是东面的港口只有俄国和奥斯曼才有,难道要进攻吗?

  进攻也不至于这样,因为会引起一系列国际争端。英国法国估计也会插手,现在还不是时候。

  尽管工业方面效果喜人,但农业则显得有些发展缓慢,地主看到出口经济作物有利,就大量购买土地生产烟草、棉花等作物,这进一步加剧了土地集中,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佃农。加上直接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设备造成资本有机构成高,限制了破产农民转化为雇佣劳动者的数量,使得无地农民仍然留在农村,佃耕地以及佃农的数量不断增长。

  而佃农的增长又加剧了对佃耕地的竞争,使地主有可能不断提高地租。沉重的地租迫使佃农必须在农闲季节出外做工才能维持生活。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以及上述原因,绝大多数的地主采用出租小块土地给农民耕种的经营方式。地主向佃农征收高达收获量六成的实物地租,其中除少数供自家消费外,其余全部投入市场变为货币。在交纳赋税后,地主手中仍剩有大量货币资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