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伊朗驻奥斯曼公使(3/3)

  【波斯帝国1845】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要想增加财政收入就需要发展经济,也就是工商业。但对于奥斯曼来说这个可能有点太长远了。

  从1536年开始,奥斯曼帝国与法国签署通商条约,伊斯坦布尔的苏丹赐予法国商人在奥斯曼帝国境内享有自由贸易权和治外法权即领事裁判权。此后,欧洲基督教诸国竞相效尤,与奥斯曼帝国签署一系列享有同样特权的通商条约。

  1838年,英国与奥斯曼帝国签署商务协约,规定奥斯曼帝国政府从英国进口货物按5%征收关税,出口则按12%征收关税。此后,其他西方国家也从奥斯曼帝国政府获得类似的贸易优惠。

  这样的关税政策对欧洲非常利好,之后几年内,奥斯曼进口货物增加了3倍。势如潮涌的大量廉价工业品不断流入奥斯曼市场。进口货中最重要的是纺织品,老式的奥斯曼棉业和丝业织造者因而受到了打击。传统手工业濒临崩溃的边缘。

  这样的情况下发展工业是非常艰难的,伊朗也是这样,不过因为欧洲资本还没有进入,加上政府支持才显得容易些。苏丹是他的政府也看到蒸汽机的威力,但他们还没有意识到政府政策的作用,仍然寄希望于私人投资。这就是两国之间发展工业的区别。

 

 

本章已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