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不可挽回(1/5)

  【唐朝小教父】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第275章 不可挽回

  叫王毛仲来的目的很简单,自然是将这竹纸的秘法交于他,然后让工部进行生产。

  唐朝虽然在商业上是非常宽容的,但其中一个原因,也是因为如今的商业并不发达,就没啥可管的,故此唐朝朝廷的营造还是靠自己。

  民间是没法跟朝廷相比的。

  在造肥坊和酒庄出现之前,大规模营造全都集中在朝廷。

  王毛仲拿着这纸张,是又喜又怒,喜得是这对于工部营造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能够减轻朝廷的负担,反正关中所需一切物资,成本都是翻很多倍,不管从哪里运来关中,这运费真是非常昂贵,如果关中自己造,于国于民都是有极大的帮助。

  但另一方面,他又心想,那些臭小子竟然不献给我,而是直接献给皇帝。

  老子的马屁,你们也抢?

  岂有此理。

  殊不知,王熙他们考虑的是,不要让王毛仲牵连进来,因为这一定会得罪张说的。

  同时,李隆基在审视过令狐孝哲的履历后,就决定将令狐孝哲升为刑部侍郎。

  一来是因为令狐孝哲确实在长安县干得不错,说是论功行赏,照常升迁,这问题不大。

  二来当然是因为他希望一些认同道家思想的官员进入三省六部。

  为什么称呼李隆基为天赋型皇帝,就是因为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表现出与他年纪不相符合的成熟。

  他前十年,先是将不听话的大臣全部收拾一遍,又让先天政变的功臣,全都闲赋在家,将兵权紧紧拽在手里。

  但根据历史记载,或者说大家对这个时代的印象,其中就没有一个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政策,就不像什么杯酒释兵权,亦或者说一顿库库乱杀。

  就没有一些非常轰动的改革变法,是能写进教课书的那种。

  仿佛在唐玄宗时期,只有开元盛世和安史之乱。

  那他是怎么做到的?

  这足以说明一点,他不是什么一刀切的改革,而是采取切香肠的手段,机会来了,那就切一刀,要是没有机会,那就再等等。

  就是温水煮青蛙。

  足见他是非常有耐心的,而耐心往往就是成熟的体现。

  在推广道家思想上也是如此,他知道朝堂上会有极大的阻力,他也不硬来,虽然他现在手握大权,但还是非常慎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