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湾区(三)(3/5)

  【风起北美1625】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这台马拉式收割机被命名为“广丰-10”收割机,历经多年研制,并反复多次改进,最终于去年六月正式定型生产。

  它由马匹牵引前进,通过车轮的转动驱动内部机械结构运作。传动系统车轮转动时,又通过齿轮传动装置将动力传递至切割装置和输送装置。

  这种机械传动方式使收割过程中的切割、输送等动作与机器前进同步进行,实现连续作业。

  整个收割机的核心装置是位于机器前端的切割装置,主要由切割刀和护刃器组成。

  切割刀通过传动系统驱动,沿护刃器做往复直线运动,形成类似剪刀的剪切动作。

  护刃器固定在机架上,用于支撑作物并引导切割刀完成切割。

  机器被马匹拖拽前进时,作物被护刃器梳理并推向切割刀,切割刀快速往复运动将作物茎秆切断,完成收割。

  这种设计相比传统镰刀的手工切割,效率大幅提升,且切口整齐,减少作物损失。

  “广丰-10”马拉式收割机在设计上,并未超出后世麦考密克收割机的水平(1831年投入使用),而且它也仅完成麦秸收割的动作,还无法做到直接脱离入仓的动作。

  随着机器的作业,切断的麦秸被拨禾轮推向输送带,送至后方木台,然后由人工将作物捆扎成束,最终统一装车运往麦场,进行最后一步的晾晒、脱粒。

  “广丰-10”马拉式收割机虽然在技术上显得非常粗陋,并且对部分复杂地形,如丘陵、杂草多的地块适应性较差,而且也未完全实现机械化,依赖马匹为动力,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还需人工辅助。

  但在这个时期,它绝对属于一种划时代的农机设备。

  相比人工镰刀收割,“广丰-10”收割机每天可收割30-40亩(视土地条件和马匹状态而定),效率足足提升了8-10倍。

  传统收割需要大量的人力,而收割机仅需2-3人操作,大幅降低农业对劳动力的依赖。

  这对于人力极为稀缺的新华而言,不啻为生产力的极大解放。

  中午歇息时,屯户们围坐在一起,一边吃着饭食,一边频频看向那台割麦“神器”。

  “这东西好是好,可咱们这些人岂不是没活干了?”一个消瘦的新移民低声嘟囔着,“上头的官人会不会借机短了我们的三餐供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