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3、父亲(1/1)(5/7)

  【有诡】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而我们也必须进化。”陈听雨接过话,“过去的共忆依赖仪式、依靠陶炉、仰仗碑林。但现在,我们需要一种更根本的方式??让记忆成为本能,像呼吸一样自然。”

  于是,“传声计划”正式启动。

  裴知远被正式授予“初唤使”称号,成为首位非执事级核心成员。他的任务是走遍九州,寻找那些仍能自然感应记忆波动的孩童与老人,组建“民间忆网”。这些人不需要识字,不必参加仪式,只要曾在梦中听见亲人呼唤、或在风中辨认出逝者语气,便可纳入体系。

  与此同时,共忆庭开始尝试一项前所未有的技术??“名织”。

  基于桃核内部光影运行规律,忆者们发现,每一个真实存在的名字都会产生独特频率的“忆波”。通过特制铜镜与珊瑚灰共振装置,可以捕捉这种波动,并将其编织成一张覆盖全国的无形网络。当某地有人真诚呼唤一个名字,无论是否成功唤醒,该波动都会在网络中留下印记。若同一名字在不同地点被多人重复呼唤,印记叠加,最终可触发自动回应机制??或现虚影,或降异象,或使相关遗物显现。

  这项技术被称为“共忆神经”,象征着记忆不再是被动保存,而是主动生长的生命体。

  一年后,第一张“名织图”绘制完成。图中,九州大地遍布光点,密集处如星河璀璨,稀疏处则黯淡如尘。令人痛心的是,越是偏远贫瘠之地,光点越少??不是那里没人死亡,而是活着的人已无力记得。

  裴知远带队前往最暗区域之一:西南蛮荒的“哑岭”。

  此处世代封闭,语言不通中原,历代王朝皆视其为民智未开之地,从未录入天册玉牒。村民死后不留碑,不修坟,仅以草席裹尸焚于山巅,谓之“归风”。他们相信,只要亲人常在心中默念其名,灵魂便不会迷途。

  然而近百年来,年轻一代纷纷外出谋生,传统渐失。许多老人临终前哀叹:“以后谁还记得我叫什么?”

  裴知远一行带来陶炉与名织仪。起初村民戒备,以为又是官府收名税。直到他当众焚烧自己写下的铭文:“我叫裴知远,我想让更多人找到回家的路。”火焰未燃,蓝光却起,空中竟浮现他母亲的身影,轻声哼唱儿时摇篮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