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为王十三年,方知是天龙】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而最可怕的是,“北帝南归”并非指段誉,而是另有所指!
我翻阅古籍,查阅赵宋宗室谱牒,猛然想起一人:**赵德昭**。
太祖之子,本应继位,却在太宗即位后不久暴毙,年仅二十九。民间传言其冤魂不散,每逢雷雨之夜,皇陵松柏皆作龙吟。更有野史记载,德昭临终前曾言:“吾虽死,血脉未绝,他日必有子孙代我执掌天下。”
难道……赵元俨口中的“北帝”,便是以赵德昭正统自居,妄图推翻太宗系传承?
我脊背发凉。若真是如此,则这场阴谋不仅是外敌勾结,更是对整个赵宋王朝合法性的根本挑战!
正当我思索之际,边关再传噩报:狄咏虽率军收复兰州失地,但西夏并未撤兵,反而增派铁鹞子精骑三万,屯于横山一线,似有深入关中之意。更糟的是,粮道屡遭截断,军中已有断炊之危。
与此同时,南方传来急讯:荆湖南路爆发民变,数千流民围攻潭州府衙,打出“迎北帝、诛伪君”旗号!领头者自称“赵氏遗脉”,能呼风唤雨,百病不侵,百姓争相追随,声势浩大。
我几乎可以断定,这又是段延庆一手策划的舆论攻势!借民间信仰之力,制造“真龙现世”的假象,动摇民心。
朝堂之上,群臣惶恐。有谏议大夫提议暂避洛阳,待局势稳定再返京师;也有老臣主张废太子、立新储,以平众怒。唯有王安石之子王?挺身而出,叩首力谏:“陛下十三年励精图治,百姓蒙恩,岂因区区谣言而自乱阵脚?今日若退,便是向奸佞低头!请陛下坚守汴京,整肃内奸,内外并举,则贼寇自溃!”
我望着这位年轻官员,心中感慨万千。王?虽不及乃父锋芒毕露,却更具沉稳之气。我点头允诺,随即颁布三道圣旨:
其一,命韩维镇守东京,整顿治安,凡散布“北帝”谣言者,一律斩首示众;
其二,调熙河路经略使王韶率蕃汉联军两万,驰援西北,务必切断西夏补给线;
其三,启用已被贬谪的苏轼为江西安抚使,前往潭州平乱,许其便宜行事,招抚为主,剿杀为辅。
此外,我还做了一件前所未有的决定:**开放武选,凡有才勇之士,不论出身,皆可应试,入选者直接授校尉之职,编入神卫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