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从平安史之乱开始】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朕欲遣一黜陟副使去洛阳,佐正赵王行事,卿等皆可举荐。”李亨说。
黜陟副使是此前所没有的使职,不过皇帝说有,那自即日起便有了。
宰相们一时没有言语,礼部尚书韦陟见无人说话,遂出列举荐道:“同州刺史颜真卿性情刚直,能直谏,臣以为可充任副使。”
李亨点头:“颜卿的确敢于谏言。”
然后就没有下文了,显然皇帝对于这个人选不太满意。
宰相裴冕适时举荐道:“中书舍人李揆能谏,且因曾弹劾赵王而与王不睦,臣以为以李揆为副使,正能让赵王慎其行。”
李揆正是曾经弹劾过李倓的监察御史,要不说人家认了个好爹,即便头上戴着“软项御史”的帽子,但在“六父”李辅国的帮助下,他还是步步高升。
此次李揆若是真的当成这个副使,那回来之后当个中书侍郎、黄门侍郎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再熬些资历,加个同中书门下三品,就当上宰相了。
当好李辅国的狗,升官发财就是这么简单直接。
李亨想了想,同样并未同意。
在他看来,李辅国就是一个对他忠心耿耿的家奴,外朝的宰相、将帅他不好处置,但家奴想处置随便处置了。
“陛下,兵部侍郎吕諲此前为详理使,行事方正,法理俱明。”崔圆建议说。
吕諲和崔圆虽有些关系,却不算崔圆夹带中的人物,而崔圆之所以举荐吕諲,乃是因为吕諲行事颇似酷吏,也算是知兵,有这么一个人去辅佐李倓,定能好生“安抚”将士。
严庄的来降的确出乎了崔圆的预料,但崔圆自觉自己反应迅速,而李辅国的建议更是神来之笔——专门加派的副使——想来诸道的将帅必能通晓庙堂之意!
崔圆崔有裕自得的同时,却未料到皇帝也在打量他。
李亨他并不确定崔圆弹劾李倓有没有李辅国的缘故,不过他也不需要知道。即便李辅国是家奴,有一个对李辅国言听计从的宰相足够了。
“有裕,旁人朕不放心。朕欲迁卿为赵王傅,以卿为副使,赵王乃朕亲子,还请卿代朕好生管教,卿以为如何?”
崔圆僵住两个呼吸,然后才反应过来。
他一抬头,正好对上皇帝投来的目光,心脏怦怦直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