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某颇有家资(求追读呀)(1/3)

  【大唐从平安史之乱开始】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三郎当真要先领兵前往河南吗?”张岱表达了自己的疑虑,“以我之见,不如先治理好淮南,安定人心,整修兵甲,再缓缓图之。”

  李倓如何不知道张岱所言是稳妥的办法,他一路走来都没停歇过——

  话说他自至德元载十一月从彭原郡出发,十二月下旬抵达淮南,然后正逢永王李璘决意起兵,又忙不迭地召集各郡兵马领兵围剿。

  等到永王光速兵败投降,李倓领军抵达广陵郡江都县,时间已经来到了至德二载的正月下旬。

  如此匆忙,别说经营淮南了,连淮南各郡的太守他都还认不全呢。

  “时不我待啊!”李倓稍稍吐露了心声。

  张岱还是不解,他自觉与李倓是幼时的交情,父亲张垍投靠安禄山之后又得李倓庇护,可仍不太明白李倓为何如此急迫:“三郎平定永王之乱,已经立下大功,何必急于一时?”

  “平心而论,七郎觉得平定永王之乱与我有多大干系?”

  张岱诧异道:“难道有人会质疑三郎的功劳吗?”

  李倓望着关中的方向,视线仿佛穿越了空间,喃喃道:“那可说不定。”

  张岱恍若未闻,一直跟在李倓身边,且本身就是皇亲国戚,他对于李倓的处境不可谓不了解。

  “以永王的水平,即便不是我来领兵,想要平定也不过数月而已。”

  张岱想了想,竟觉得非常有道理。

  “所以,我需要建立更多的功勋。至少,别让我轻而易举地被召回行在。”在这位和他关系亲密的表兄面前,李倓才能吐露一二心中忧虑。

  “七郎所言我如何不知?而我之所以能在淮南立足,所倚仗的不过是名而已——节度使,皇子——跋扈如李铣,面对我时也要恭恭敬敬,可若是除去这一层身份呢?”

  “三郎原来知道李铣性情跋扈。”

  “我又不瞎。”李倓忍不住白了张岱一眼,“不说别的,今日李铣呛李成式那几句,便将其本性昭然若揭了……此前你与他留守江北大营时他又有跋扈之举?”

  张岱抿了抿嘴,最终答道:“他认为我不知兵,进而轻视我。”

  “这便是问题所在了。”李倓深吸了一口气,抓住张岱的手语重心长的说道,“唯有真正的战功才能让人心服,永王之乱?小儿女的小打小闹罢了——七郎要记得,在真正建功之前,只怕你我二人之能在淮南官员的眼中与永王无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