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从平安史之乱开始】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江东韦陟韦节度派了个使者,叫做崔祐甫的,来询问河南抵御贼寇的情况,并与嗣虢王商议江东输送给河南的钱粮。但这个崔祐甫却是个刚正不阿的,见嗣虢王有畏战之心,当众写了弹劾的奏表,走公开的路子送去了行在。这可比当面骂人狠多了。”
“要我说,也是他活该……当初三郎来临淮时我正忙着给淮南军筹集钱粮,不知道他干的事,不然我得当面骂一骂他!”
李倓没有戳破张岱的自吹自擂,毕竟后者在淮南卖官,也算是替他解了后顾之忧。
只他听着崔祐甫的名字觉得耳熟,然后才猛然想起了,这崔祐甫不就是当初劝说永王李璘放弃逃亡主动投降的新安郡司马吗?
当初江东节度使韦陟想要劝说李倓尽快领兵返回淮南,还答应了李倓帮忙把崔祐甫弄到缺少属官的他的麾下。只是后来事情一件接着一件,李倓竟然把这件事给忘了,也没有接着联系韦陟。
可李倓忘了,韦陟却没忘,这不就把崔祐甫作为使者派来提醒李倓了嘛。
而崔祐甫当初能够被李倓看重,正是因为从其劝说永王李璘之事来看,他行事颇有些手段。
“那嗣虢王就任由崔祐甫这么干?”李倓问道,他隐约记得,当时韦陟告诉他,崔祐甫是其故人,性情刚直,遇事从不退缩。
张岱解释道:“三郎担任淮南节度未久便来了河南,不知道节度使故事……崔祐甫此来是代表着江东韦节度,现在河南正在粮草一事上有求于江东,怎么会为了崔祐甫而得罪江东了。其实,按理说,河南官吏也不敢得罪三郎的,只不过三郎没有在钱粮输送之事上拿捏他们罢了。”
“大王……”高适在这个忽然开口了。
李倓摆了摆手,道:“达夫放心,我不会用此手段……”
正常来说,淮南和江东等地都是要向河南转输一定的租赋,不然河南这么多的军队根本供养不起。但输送嘛,或多或少,或急或慢,都是有说法的。
真要是把本该一月前送到的粮食用种种原因拖延到二月、三月,就算因此上书弹劾又能怎样?行在还能因为这点问题而把人罢免了不成?大不了推个临时工出来嘛!
至于李倓如何知道这么仔细的,那自然是李巨对睢阳就是这么干的。按照制度,似睢阳这等坚城,还直面一线叛贼,城中府库起码要存着一到两年的用度,且这用度是对全郡而言的。所以,睢阳城中能支撑半年多的四万石粮食是决计不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