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从平安史之乱开始】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见目标达成,李泌也不停留,正欲告辞,却听李亨说道:“建宁数月来屡立功勋,尚未如何赏赐,此次又受了委屈,先生与建宁相熟,可知建宁想要何等赏赐?”
李泌是何等聪慧人物,如何听不出李亨的言外之意。他不假思索地答道:“圣人为君父,建宁为臣子,子为父分忧,岂能为了赏赐?唯陛下圣裁矣!”
李亨这才说道:“先生所言正是,且容我思量思量。”
李泌适时告退。
而李辅国随侍在李亨身边,行为愈发小心起来。
待到晚些时候,李辅国再度找上了张淑妃,直言道:“李巨应是要被召回凤翔了,至于以后能否再得重用,还当两说。”
张淑妃对此倒是不如李辅国这般在意:“李巨本就与我姑母不和,上回写信求助于我姑母,也只是因为害怕罢了!若能利用他对付李倓自然是好,可他既然没这个能耐,就没必要为了他徒惹圣人心烦。”
李辅国听后,觉得李巨好歹是河南节度使,就算夫妻不和,也是你张淑妃的姑父,是很容易的拉拢的外臣,可偏偏张淑妃不懂得珍惜。
可是话说回来,张淑妃自己都不在意,他这个宦官急什么呢!
李辅国又道:“数日前骆奉先给我写了信,言说李倓在淮南、河南行事一向谨慎,就连卖节度使府上的官,也都是借着筹备军资这等名头行事,并非用于自己享乐,若是说了,只怕还会让圣人更怜惜他。”
“不过从李倓入睢阳来看,他到底年轻,不知战场风险,再等等看吧!”
现在李倓不在面前碍眼,张淑妃反而没之前那么厌恶了,她问出了自己想了很久的问题:“假如李倓在河南立下大功,会不会生出与李俶争夺储君之位的心思?”
届时鹬蚌相争,她年幼的儿子当能因此得利。
“不可!不仅不能让李倓继续打胜仗,最好再让他吃几场败仗!”李辅国拒绝地很干脆,“须知,广平与建宁之间的情谊,赌不得!”
张淑妃遮掩下被李辅国强硬拒绝的恼意,嘴上道:“中官言之有理。”
心中却继续思量起了这事:既然二人之间的情谊不能赌,那就先毁了。
而在另外一边,得到了皇帝命令的政事堂开始在宰相房琯的带领下很快就商议出了一个替代李巨的合适人选——工部尚书何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