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李白的建议(1/3)

  【大唐从平安史之乱开始】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两郡太守来投,不能不做回应。”依旧是李铣最先发言,“只要控制两郡,那么李怀仙、令狐潮等人所在的东平郡就被鲁郡和济阴濮阳两面夹击,届时其但凡晚一步北逃,便会成瓮中之鳖。”

  在高适离开后,刘展充当了那个稳重的角色,他提出了自己的疑虑:“东平郡的兵马不乏叛军精锐,论及野战,只我一军未必能胜。而我最担心的其实是两郡太守诈降,只为了引诱我军主动出击,进而给叛军精锐决战之机。”

  这便是李倓犹豫不决的原因。

  “难道就不理会了?倘若这次不应,以后谁还敢轻易向节帅投降?”李铣问道。

  这也是李倓担心的问题。

  刘展依旧坚持己见,在他的观察下,他意识到这也是李倓犹豫的点。

  这时候,一向在军议时甚少发表意见的李白忽然道:“节帅,鲁郡兵力不足,但是彭城有兵啊!属下每日处理文书,观现在叛军在河南的可调动兵力无非分坐两处,其中士卒最多战力最强的在尹子奇所在的陈留郡,其次就是李怀仙所在的东平郡了。现在睢阳之围已解,囤聚在彭城的兵力已无他事,不如召之来鲁郡,攻东平之贼?”

  李白说完后,却见在场包括李倓在内,所有人一时都盯着他看。

  这让他忽然陷入了自我怀疑之中,难道他判断错了?可就他数月来处理军事文书的经验来看,事实就是这样啊!

  “太白说的有理。”李倓评价道。

  此前贺兰进明和许叔冀出于内斗和想保存实力的小心思,并不愿意同李倓出兵鲁郡,导致包括李倓、刘展等人在内,第一时间都没想到他们。但今时不同往日,为了大计捏着鼻子给他们一些好处也不是不行。

  相忍为国嘛!

  他连皇帝都忍了,小小的贺兰进明和许叔冀又算什么?

  这么想来,李倓倒也没有忽视旁人的想法,复又问道:“太白之言,诸位有何看法?”

  刘展自不必说,一副节帅说得对的样子。

  李铣虽不爽于贺兰进明与许叔冀此前的作为,却也明白眼下的局面两人及其麾下的军队的确是破局的利器,只皱着眉头说道:“彭城的那两人终究私心过重,节帅要用他们,须得防一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