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从平安史之乱开始】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而李白见状,心中亦是满意,期待着按照自己诗中的意思,跟随永王李璘带着在江陵筹备组建的水师顺大江而下,出海后向北进发,直捣范阳!
什么?你说河船未必能渡海?攻击河北范阳只是托词?
完全没有考虑过的说。
而就在这激烈的氛围之下,李璘起身举杯,满是豪情地对着在场的属官和将军们说道:“待到十二月,我军便顺江而下,合江淮之力,以灭叛军,达成伟业!功成之日,在座诸位皆名传青史也!”
次日,李璘召集了在此处的将领浑惟明、季广琛、高仙琦等人,连同被他倚为心腹的薛镠等人,商议起了军事——他要发兵东去,彻底占据江南,并伺机控制淮南。
李璘是四路节度使,江南东路和淮南却非其辖区,其野心昭然若揭。
在场众人摩拳擦掌,只待将来掌握江淮之地的精锐兵马后,成就大功。
至于李白……抱歉,作为都督府从事,虽负责李璘的文书处理,但这等规格的聚会,他还没有资格参加。
与此同时,李倓等人刚刚抵达淮南道最西边的安陆郡(今湖北安陆市)。
早已得到消息的淮西节度使来瑱(tiàn)与江东节度使韦陟(zhì)已经在此等候了。
虽然都是节度使,但来瑱与韦陟两人截然不同,一个是将门之后,一个是世代文臣,这一点单从两人对李倓的态度上便能看出一二。
不管内心怎么想,出身京兆韦氏的韦陟年纪大,资历深,但在面对李倓时却并未仗着这些多说什么,反而隐隐摆出了以李倓为主的态度。
更是先摆出了他所了解的军情:“永王已经在江陵誓师,约莫旬日之内便会引水军自江陵而下,有意往广陵而去。”
没错,虽然现在是把永王当作叛逆处置,但圣人终究没有剥夺李璘的王爵,倒是身居蜀地的太上皇李隆基见李璘不听李亨的诏令返回蜀地,便下了敕令贬李璘为庶人。
至于成效……看在场之人的称呼就知道了。
来瑱因为才在颍川和南阳抗击过安史叛军,说起话来十分硬气:“现在叛军攻势稍缓,但要不了多久就会卷土重来,永王之事拖延不得,须得尽快解决。淮西之兵不比淮南、江东空闲,须得留下大部以应对叛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