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从平安史之乱开始】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但尹子奇已经无心听这些了。
他表情凝重地自语道:“李倓既然能继续调动江淮的军队,可他竟然隐忍至此,为了胜利甘冒这般大的风险……”
想到自己一直以来都觉得胜券在握,却一直被李倓算计着,尹子奇忽觉得自己丢掉了眼的眼眶又在隐隐作痛了。
他转念想到,假如他没有因为许叔冀和尚衡的几千兵浪费时间,是不是能早点抵达战场,那时结局是不是就可以改变了?
“节帅?节帅!你的眼……”
尹子奇觉得自己的眼眶愈发疼了,他伸手摸了摸,湿漉漉的,低头一看,正是鲜红的血液。
“退兵吧!”他无奈地说,话语中带着掩藏不住的颓然。
……
李倓领兵返回,路上,他带着骑兵再度清理了一下追击现场,然后方才回师,正式会见了带来此战转折点的大功臣。
“下官幸不辱命!”
“贻孙功莫大焉!”李倓赶紧扶起崔祐甫的手。
这支突然出现的军队并非偶然,而是早就得李倓军令返回淮南的崔祐甫自淮南带来的。
起初李倓在淮南道抽调郡兵之后,提出了淮南各郡县以免除徭役为条件挑选壮丁参与军事训练的方略。一方面代替郡兵安定地方,另一方面也能作为预备役。
而河南的战事进展让李倓不得不提前动用他的预备役,好在不用等预备役上场,叛军就已经败退了。
不然真等到双方交手,叛军就会明白一拳打到棉花上是什么感觉了。
值此时刻,就连张巡都将清点战果的事务交给了下属前来相会,口中不忘称赞道:“幸好大王早有准备,有援兵相助,不然就算击败了李怀仙,尹子奇也绝不会撤兵。”
李倓则道:“还当属贻孙干练,这些兵丁分布在淮南各郡县,将他们统筹合一并军容严整的带到河南来,本就是一件难事,但贻孙却克服艰难险阻将之完成了。”
“另外,此战首功必是张公无疑,若无张公指挥若定,及时配合,叛军怎会溃败地如此之快?”
崔祐甫这时候也不刚直不回了,他发自内心的称赞道:“若非节帅在年初离开淮南时早有准备,我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集结超过五万大军。实际上,若非时间紧急,以淮南十二郡每郡五千到一万不等的数量,能来此的军队还能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