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从平安史之乱开始】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李倓留意到李成式的难掩的表情变化,心中暗笑,真留下了你又不高兴。
明面上他却仍是一脸的心动:“说来也是,我这个淮南节度使在淮南的时间还是太少了。”
“此外,军资供给还请节帅莫要担心,便是淮南道的官吏全都减一两月俸禄,我也绝不会让前线的淮南兵忍饥挨饿。至于官吏们有所怨言,我自一力当之!”李成式继续表态道。
“如此,日后就多劳烦公了。”李倓拱手道。
“分内之事而已。”李成式再度回道,只是相比于上次话语中潜藏的兴奋,这一回却是沾染了些酸涩。
李倓笑道:“若是天下官员皆能如公这般高风亮节,何愁天下不定?”
李成式也只能微笑以对。
离开广陵大都督府的李倓很开心,脸上带着心满意足的笑容。大半年的时间,他在河南所立下的功勋已经足够让他俯视淮南的所有人,包括曾经执掌淮南,也将继续实际执掌淮南的采访使李成式。
他期待着功高震主那一天的到来。
然而,就在李倓骑着马,畅想着未来,就差烧着火锅唱着歌的时候,刚回到自己节度府的李倓却陡然从崔祐甫处得知了一个令他瞬间精神的消息——蜀地来人了。
这年头,这句话只代表着一个讯息——避居蜀地的太上皇派人来了。
李倓先是不解,平心而论,但凡李隆基早死个二十年,后世营销号盘点古代十大明君的时候说不得就能有个一席之地,甚至说不得还会有脑残粉帮着抢一抢“兆古一帝”的头衔。也因此,当大唐盛世的美梦被渔阳鼓声响破之后,李隆基还是恢复了些许前期的风采。这一点,从他在得知李亨越过他称帝后果断地选择承认李亨并派遣房琯等人带着册书及传国宝去投奔李亨就能看出来。
因为失去两都的大唐经不起一次内乱了,而在长安失陷后,作为皇帝的李隆基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了人心。
可正因为如此,李倓才不解李隆基为什么要派人来,因为李隆基现在最安稳的做法便是安心地留在蜀地,要是顺便能保证蜀地太平并及时向关中等地输送粮草,那就最好不过了。
“不见!”李倓先说道,不过他随即改变了主意——李隆基都派人来了,往大了说可以是太上皇联系封疆大吏,往小了说却是阿翁派人见孙子,他若不见,岂非此地无银三百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