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韦应物的来意(1/3)

  【大唐从平安史之乱开始】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提起过往岁月,韦应物虽年轻,却也颇多感慨,然万般思绪涌上心头,他只说道:“危难之时,国破家散,方知自身之无能。”

  李倓并未对此过多评价,径直问道:“十一郎至此,有何说法?”

  韦应物着重看了看李倓身边的崔祐甫,然后才答道:“在下听闻大王在河南的胜绩,心中振奋,特来投奔,欲向大王效犬马之劳。”

  李倓明白韦应物方才表态的含义,强调道:“崔君信人也,十一郎有言,自不用避讳。”

  韦应物稍作犹豫,这才猛然说道:“大王可知,大王已经危在旦夕了?”

  自古以来,说客往往都以夸张震惊之言先声夺人,李倓没想到这一招还有被用到自己身上的时候。不过这一招之所以经久耐用,正因为其简单但有效。

  起码现在,李倓觉得韦应物危言耸听的同时,却也不可避免地好奇后者的理由是什么,他这么想,也这么问了。

  “好教大王知道,大王在河南立下的功勋越重,越说明关中的诸公无能。朝中缺少大王之友,而萧墙之内,更是祸患之源。”韦应物毫不迟疑地说。

  “一派胡言!”崔祐甫先于李倓开口,义正辞严地驳斥道,“大王兴堂堂正正之师,平伪燕之乱,朝中有识之士都该鼎力相助才是,难道满朝诸公皆是耽于私利之人?”

  “至于祸起萧墙,更是可笑……”

  韦应物听到崔祐甫的反驳,却一点都没有害怕紧张的情绪,他只面色平静却又口齿清晰地打断了崔祐甫的话:“此言,并非出自我口。”

  崔祐甫话语一滞。此话不是韦应物说的,那就只能是那一个人说的。

  就连李倓闻听此言也是一怔,细细地思考了其中的可能性。

  虽然李亨这些人在十王宅中养就了勾心斗角的本能,但要论及宫廷阴谋,李隆基才是真正的祖师爷级别的,尤其是老而昏聩的他被安禄山作乱后的一系列打击给打醒之后,他的判断,不由得让人重视。

  “十一郎且继续说。”李倓道。

  对此,坐在他身旁的崔祐甫并未多说什么。

  “敢问大王,今大王又添新胜,论及军功,广平王比之大王如何?”韦应物问。

  李倓不语,但他已经明白了韦应物或者说其背后李隆基的意思。曾经他与广平王感情甚笃,他也是广平王的支持者,但现在他在事实层面胜过了广平王,这种时候,两人还能互信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