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政事堂的宰相们(第一更)(2/3)

  【大唐从平安史之乱开始】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且说张镐说话虽直了些,却是大大的聪明人,他之所以能当上宰相,靠的就是此前担任谏议大夫时向皇帝谏言并出谋划策。一看苗晋卿的态度,就意识到对方怕是不想延续房琯在时的做法了。

  有一说一,张镐虽觉得房琯在领兵作战上十分无能,但对其在处理政事的能力上,他还是持肯定态度的。

  眼见着场面有些僵硬,此刻在政事堂中的最后一位宰相崔圆打起了圆场:“不管是加封官职还是官爵,左右涉及到建宁王,都要由圣人乾纲独断。既然章甫(裴冕)和从周(张镐)意见不一,那不如将两种办法全都呈报圣人,交由圣人定夺。”

  苗晋卿颇为忌惮地看了眼崔圆——当初皇帝在灵武登基,太上皇从蜀地派来了四位宰相带着册书及传国宝前来辅佐,时至今日,随着房琯罢相,唯一留存的便是崔圆了。

  他有心反对——倘若将这两份意见相悖的建议呈上去,焉知道圣人会觉得他能集思广益还是无能缺乏决断。

  可他瞧了瞧裴冕和张镐,竟然都对崔圆的此项建议露出意动之色,俨然是打算将政事堂中的争执进一步捅到圣人面前去分辨。很显然,两人都坚信圣人会听各自的意见。

  这对苗晋卿而言自然不是好事,可有三个宰相支持此事,他毕竟不是独揽大权的李林甫,须得做个选择。

  他稍加思索,最终说道:“我思虑之后,觉得两都未复,贸然晋封亲王尚不稳妥,还是加封官职吧?”

  在苗晋卿看来,崔圆和房琯应该是有些情谊的,如此,政事堂内的阵营依旧是三对一,可他却不是那个一了。

  果然不出苗晋卿所料,在他发表意见后,崔圆并未多言,张镐也神色振奋。唯独被针对的裴冕气呼呼地说:“今关中之兵,勋官泛滥,我尝闻大将军之告身也不过换得一醉而已。现在建宁王立下大功,不给勋爵,却给虚荣的官职,当真可笑。”

  张镐冷哼一声,若有人不知道裴冕的真面目,说不得还当裴冕在为建宁王说项呢!不过眼下他自然没有同裴冕争辩的必要了。

  苗晋卿情知裴冕大约不会罢休,还会把此事闹到圣人面前,但政事堂的意见已成,之后如何就不关他的事了。现在对他来说,最关键的是如何在政事堂中树立他的权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