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李倓的目标(1/3)

  【大唐从平安史之乱开始】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九月一日,两人领兵至淮阳郡,距离来瑱淮西节度治下的汝南郡已经不远。

  九月五日,张巡不顾邓景山的命令,以在方城道断绝,朝廷驿路需要绕道汉水大江为由,毅然决然地在没有接到朝廷诏令的前提下同李倓一同发兵汝南。

  九月七日,同样来到淮阳郡的邓景山闻听消息,连发五道公文要求张巡撤兵,不过都如泥牛入海。

  九月八日,出兵救援的诏令终于抵达河南,邓景山连忙又改变了命令,快马送往前线。当日傍晚,李倓和张巡已经在颍川郡南部探查到了叛军的踪迹。

  “南阳之地不可谓不丰腴,然纵观历史,其之所以难成王业,最关键的便是我等眼前的方城道。”李倓策马在一座丘陵之上,心生感慨,“其余通往南阳的道路皆能通过关隘阻隔,唯独方城道例外。”

  在他的面前是起伏不断的丘陵,以李倓的地理知识,大约能明白这里是南边的桐柏山和西边的伏牛山延伸出来的山脉,而在丘陵之间,乃是相对平坦的道路,且不知有多少条。

  在这南阳盆地的东北方向,干脆就是一个巨大的缺口,骑兵可以自由来往的那种。

  “叛军看起来并没有阻挡我们进入淮安郡的意图,张公怎么看?”李倓问道,曾经高适定下的策略一开始就出了问题,在高适的预料中,叛军一开始就不会允许唐军通过方城道去救援比阳的来瑱,但现实却截然相反,叛军只是派了些斥候远远地探查唐军的动向。

  “田承嗣的根基在北面的颍川郡,若是寻常时候,自然应该反过来进攻颍川,但此前收到消息,盘踞在陈留的尹子奇已经领兵入了颍川。”张巡脸上浮现出深刻的皱纹,一年多的军旅生涯让他满面风霜,看起来少说得六旬了,可他实际上才不到五十。

  “南阳尚在叛军手中,即便我军完全控制了方城道,叛军的后路也不会被断绝。这便是叛军放开方城道的原因。而我军若是去比阳,已经在颍川的定会出兵断绝我军后路,更进一步与田承嗣合兵攻打我军。”

  张巡冷静地分析着现状:“田承嗣很有胆量,叛军做此军略,最关键的便是他。我曾与来大夫有过一面之缘,知道来大夫是知兵之人,倘若我军去援,来大夫但凡有余力,必会出城相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